北京市朝阳区麦子店街农展馆北里12号通广大厦15层,
中国农业机械化协会设施农业分会
邮编:100125
电话:010-53675071
邮箱:ssnyfh@vip.163.com


当前位置:

湖南省农业产业化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   2021/08/12

近日,湖北省印发《重点农业产业链实施方案》,为茶叶、优质稻米、菜籽油、小龙虾、柑橘、蔬菜(食用菌、莲、魔芋)、中药材、生猪、家禽及蛋制品这9条重点农业产业链的构建,成立专家团队和工作专班,绘制产业图谱,制定详细实施方案。

以下为方案全文:

湖北省茶叶产业链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精神,按照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培育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意见》要求,推动全省茶叶产业高质量发展,在系统深入调研全省茶叶产业发展情况的基础上,坚持全产业链建设理念,突出重点任务,就未来五年全省茶叶产业链的建设和发展,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一、基本思路

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大品牌、大企业、大市场”发展思路,突出打造区域公用品牌,突出培育领军龙头企业,突出科技创新,完善茶叶生产、加工和经营体系,促进茶叶产业转型升级。

二、发展目标

到2025年,全省茶园面积稳定在560万亩,产量40万吨;年营收超30亿元的龙头企业1家以上,10-30亿元的龙头企业5家以上;综合产值达到1000亿元以上,其中第一产业240亿元、第二产业560亿元、第三产业210亿元。做强恩施玉露、宜昌毛尖、武当山茶、大别山云雾、宜红、青砖茶、襄阳高香茶(备选)等区域公用品牌。

三、路线图

未来5年,围绕全产业链提升,突出抓好以下三个重点环节:

(一)夯实产业链前端。以茶叶良种选育、生态栽培、绿色防控、农机农艺融合为重点,补齐我省专用茶树良种培育推广滞后、生态茶园建设不够、茶园机械化作业落后三大短板,进一步降本提质、打牢质量安全基础。

(二)做强产业链中端。以茶叶初、精、深加工为重点,突出知名区域公用品牌打造,强化精准化定向化初加工、清洁化智能化精加工、多样化终端化深加工,配套升级机械、包装、储运等设施设备,补齐品牌不响、龙头不强、产业链不长、产品不对路等短板,推动茶叶产业链“强筋壮骨”。

(三)发展产业链末端。以市场营销、产业融合发展等为重点,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探索“茶+N”多元化融合发展,补齐市场拓展不够、融合发展不够两大短板,形成市场新卖点,大力弘扬湖北茶文化,提升价值链。

同时,从完善配套政策、强化科技支撑、改善营商环境三个方面着力,为茶叶产业补链强链延链提供强劲动力,实现湖北茶叶产业高质量发展。

四、重点任务、时间表和工作举措

(一)强力打造区域公用品牌

时间表:至2025年,打造茶叶知名区域公用品牌7个(备选1个),其中品牌价值50亿元以上1个、品牌价值30亿元以上3个。

工作举措:(1)全力打造区域公用品牌。按照“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模式,突出重点,全力打造恩施玉露、宜昌毛尖、武当山茶、大别山云雾、宜红、青砖茶、襄阳高香茶(备选)等区域公用品牌,唱响我省茶叶品牌,引导茶叶产业高质量发展。(2)强化品牌保护使用。制定区域公用品牌产品质量标准,强化品牌使用管理,鼓励和引导符合条件的市场主体使用区域公用品牌,逐步实现区域公用品牌“三统一”(统一工艺、统一品质、统一包装),鼓励并支持企业以区域公用品牌抱团参加国际国内重大茶事活动。(3)加强品牌宣传推介。组织龙头企业举办高层次品牌推介活动,借力主流媒体、新媒体广泛宣传,积极参与重大展览和茶事活动,登陆央视、主销区省级卫视等主流媒体,借力新媒体,冠名重大体育赛事,利用机场、高铁、公汽和城市标志物及高速主干道等,全方位加强广告宣传,通过专场推介、媒体宣传、茶艺展示、市场开拓等综合措施,提高湖北茶叶区域公用品牌的市场知名度和美誉度。

(二)壮大龙头企业实力

时间表:至2025年,年营收超30亿元的龙头企业1家以上,10-30亿元的龙头企业5家以上;进入全国茶叶百强企业10家以上,其中1-2家进入10强。

工作举措:(1)做实做强做优领军标杆型龙头。重点支持市场大、实力强、基础扎实的综合性龙头企业跨区联营重组及合资合作,整合中小企业、合作社等资源,招引国内行业龙头企业落户湖北,培植航母级领军企业。(2)打造细分领域重点龙头企业。支持茶叶产业链中细分领域行业龙头企业在科技创新、资本集聚、市场开拓等方面,以核心竞争力和自主知识产权引领行业发展。(3)培育新业态龙头企业。通过招商引智引资、扶持发展,培育以茶资源综合利用、茶食品开发、现代茶饮、深度利用为主营业务,年营收超1-2亿元的涉茶龙头企业2家以上,茶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显著提升。

(三)加强生态茶园建设

时间表:至2025年,全省无性系良种率提升至75%,生态茶园面积200万亩,农业产值超240亿元。

工作举措:(1)制定全省生态茶园建设五年行动方案。大力选育湖北优势特色茶树品种,支持选用专特优茶树无性系良种,大力推广生态栽培、绿色防控、有机肥替代、农机农艺融合、社会化服务、物联网应用等集成新技术新模式新机制,夯实茶叶生产“第一车间”,为品牌建设提供坚实的品质保障。(2)建设示范基地。调整优化茶叶优势区布局,重点建成200万亩生态茶园,建设一批茶叶绿色生产示范县市。(3)建立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加强《湖北省促进茶产业条例》有关内容的宣传贯彻落实,严格投入品源头管控,建立从茶园栽培、加工、包装、贮运、营销全过程可追溯体系,提高质量安全水平。

(四)推进加工提档升级

时间表:至2025年,新建改造升级茶叶初、精、深加工生产线500条,茶叶加工产值超过560亿元。

工作举措:(1)深度研究细分市场导向。组织相关部门、行业组织、企业和科技人员等,分赴省内外茶叶产销市场,深度调研剖析各大茶类产销情况的新变化,加强顶层设计,研究制定符合湖北实际的产品结构调优对策,按照市场需求指导加工提档升级。(2)强化加工装备的升级改造。以清洁化、自动化、精准化、智能化为方向,加快茶叶加工装备更新升级,全面推进加工清洁化能源改造(煤柴改电天然气)。(3)加大适销对路产品的多元化开发力度。大力支持企业开发时尚、便捷、适销对路的新产品,满足高、中、低端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特别是鼓励支持加工企业面向大众消费、老百姓买得起的适销对路的新产品,扩大产能规模和产品市场占有率,补齐产品不对路的短板。在省内新建改建升级茶叶初、精、深加工生产线480条,在国外建设国际化高标准的精制加工、拼配、小包装仓储配套设施和生产线20条。(4)加大深加工开发力度,加快综合利用步伐,在武汉、襄阳、宜昌、恩施及英山、大悟、竹溪、赤壁等地,开发现代茶饮、抹茶、茶食品、茶生活用品、茶工艺品等高附加值终端产品,延长产业链条。

(五)推进产业融合发展

时间表:至2025年,建设具有影响力的湖北最美茶乡和茶旅融合精品线路及景区10个以上,第三产业超过210亿元。

工作举措:(1)打造“茶叶+N”系列产业。引导和支持茶叶第一、二产业与旅游、休闲、文化、科普、培训、康养等三产深度融合,积极发展茶乡旅游、茶文化创意等新业态,打造一批特色小镇,依托省茶叶协会、学会、商会等权威行业组织和有关媒体联手共同打造具有影响力的湖北最美茶乡和茶旅融合精品线路及景区10个以上。(2)大力拓展国内外市场。实施“走出去”战略,着力培育“大茶商”,培养一支勇闯国内外市场营销队伍。内销市场开拓上,依托知名大品牌设立名茶专柜,力争在国内一二线城市新建区域公用品牌专卖店、连锁店2500家以上。国际市场开拓上,扶持出口茶企建立海外加工、销售基地和营销中心,支持企业在境外市场发展品牌连锁经营,融入境外零售体系。着力搭建展销、贸易两大平台,打造国际知名茶叶博览会品牌,推进国家级茶叶交易中心建设,建设茶贸综合体。支持搭建省级茶叶出口公共服务平台,为茶企提供国际市场开拓、品牌认证、国际推广、业务培训、信息交流等服务。(3)大力弘扬湖北茶文化。讲好湖北茶文化故事,依托“茶祖”神农、“茶神”诸葛亮、“茶圣”陆羽、“茶使”王昭君、汉口“东方茶港”、武陵山土家族、大别山红色老区等历史文化资源,深度挖掘鄂茶文化内涵,弘扬传承恩施玉露、青砖茶、宜红茶传统技艺,加快推进“万里茶道”申遗。出版精品鄂茶专著,创作鄂茶专题片、影视剧、茶歌等,丰富鄂茶文化。

(六)大力支持科技创新

时间表:至2025年,健全湖北茶叶生产技术服务网络,支持重点龙头企业和科研院所共建省茶叶重点实验室和一批茶叶工程研究中心。科技对产业贡献率达到70%。

工作举措:(1)加强茶叶基础研究。支持科研平台建设,组建湖北省茶叶重点实验室,围绕茶树种质资源、品种选育、生态种植、初精深加工、功能成分物质基础、大健康产业等开展基础性研究,支持省级以上龙头企业和产业园建立研发中心、工程研究中心和院士专家工作站。(2)组建专家团队。根据当前湖北茶叶产业生产和产品市场需求等瓶颈问题,组建省茶叶产业链专家团队,建立农科教、产学研一体化的联动机制,组建以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农业大学教授刘仲华为首席顾问的专家团队,充分发挥国家级和省级茶叶产业体系、省茶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青砖茶湖北省工程研究中心等现有平台专家团队的作用,加强引领型、创新性关键共性技术研发攻关和推广应用。(3)培养专业人才。培育我省茶叶“一懂两爱”专业队伍,培养一大批茶树栽培、加工、审评、营销、茶艺等专业型、复合型人才,构建全省茶叶技术服务网络体系,补齐主产县市茶叶技术推广和营销人才明显不足的短板,在社会营造懂湖北茶、爱湖北茶、喝湖北茶的浓郁氛围。

(七)出台全产业链发展扶持政策

时间表:出台系统性扶持茶叶产业链发展的政策,确定2021年的扶持项目和资金额度。

工作举措:(1)成立专班、明确职责。由省发改委牵头,会同省农业农村厅、省政协农业农村委、省农科院等单位成立工作专班,制定方案,明确职责。(2)细化政策举措。针对茶叶产业链发展实际,做好《湖北省促进茶产业发展条例》和《关于培育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意见》中有关财政、税收、金融、要素保障等支持政策的细化落实。(3)加强督导检查。加强督导,定期检查,确保各项扶持政策落实到位。

湖北省优质稻米产业链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培育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意见》(鄂办发〔2021〕10号)文件精神,加速推动全省优质稻米产业链发展,为产业强省建设夯实坚实基础,特制定本方案。

一、基本思路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 “五良”(良田、良种、良法、良机、良制)配套、“五优”(优粮优产、优粮优购、优粮优储、优粮优加、优粮优销)联动,强化“五个能力”(生产保障能力、产业服务能力、加工转化能力、消费服务能力、品牌带动能力)建设,加快形成多元参与、多重叠加、价值重构的发展格局,全面提高优质稻米产业链发展水平,为加快建设农业产业强省做出应有贡献。

二、发展目标

力争到2025年,水稻面积稳定在3500万亩左右,其中优质稻面积2800万亩以上,水稻总产稳定在380亿斤左右,其中优质稻300亿斤以上,加工产值达到1000亿元,综合产值达到1500亿元。创建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实现年订单收购优质稻谷450万吨以上,带动农户90万户。培育发展营业收入50亿元以上的行业领军企业2-3家,力争支持上市企业1家。重点培育5个知名品牌,着力打造一批地方特色品牌。

三、路线图

将优质稻米产业链的稻谷生产种植划分为产业链前端,将产后服务、稻米加工(含精深加工)划分为产业链中端,将品牌打造、市场营销划分为产业链末端。在产业链前端,主要是稳定水稻生产面积,进一步扩大优质品种种植比例,集成推广绿色高质高效技术,强化“五良”配套,引导推广订单生产模式,着重解决“优粮优产”,将生产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在产业链中端,主要是扶持壮大龙头企业,打造行业领军企业,培育成长型企业,支持企业去同质化分工、产品精细化分类,进一步延伸拓展产业链,着重解决“优粮优购、优粮优储、优粮优加”,实现优质稻米产业提档升级;在产业链末端,主要是重点打造优质稻米产业服务平台,强化品牌打造和市场营销,构建完善湖北大米“1+N”母子品牌体系,着重解决“优粮优销”,全力提升湖北大米系列制品在全国市场的竞争力。

四、重点任务、时间表和工作举措

(一)建设优质稻生产基地。

时间表:2025年,全省水稻优质品种种植比例达到80%左右,年订单收购优质稻谷450万吨以上,辐射带动农户90万户。

工作举措:(1)夯实优质稻米产业基础。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优先在优质稻主产区内建设集中连片高标准农田,完善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以品种和技术优化为重点,示范推广湖北地方特色长粒优质食味籼稻品种,加大信息化智能化技术应用力度,强化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病虫害统防统治、肥水高效利用等绿色高效保优栽培技术集成与示范推广,助力稻米品质提升和品牌打造,实现全省优质稻米产业提质增效。(2)打造“种粮一体化”核心基地。优化示范推广模式,鼓励支持科研单位和农技推广部门、重点龙头企业合作,在企业生产基地进行技术集成与示范,大力推行“五统一”(统一良种供应、统一肥水管理、统一病虫防控、统一技术指导、统一机械作业)生产模式,确保优质原粮的一致性和稳定性。选择基础较好的乡镇,根据企业需求推广“一镇一种一企一片”种植模式,建设一批优质稻生产核心基地。整合科研、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打通产业链条,推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3)提高生产组织化程度。以优质稻订单生产为目标,推动形成“龙头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户”的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健全完善订单带动、利润返还、股份合作、金融保险联动等利益联结机制,提高产业链上下游协同水平。实行“按图索稻”,鼓励龙头企业对优质原粮开展“优质优价”收购,采取先收后补、以奖代补等方式,对发展订单生产的龙头企业予以支持。(责任单位:省农业农村厅、省粮食局、省农科院、省粮油食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华中农业大学、长江大学,相关市、州、县人民政府)

(二)培育壮大龙头企业。

时间表:到2025年,打造2-3个营业收入50亿元以上的行业领军企业,培育发展一批营业收入10亿元以上国家和省级粮食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力争支持1家企业上市。

工作举措:(1)重点打造领军企业。围绕10家重点龙头企业,规划建设优质稻米产业园区和产业集群,吸引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联动发展,支持打造拳头产品,强化保障高质量原粮供给和产能合作,提高重点龙头企业市场主导能力,打造2-3个营业收入50亿元以上的行业领军企业。(2)着力培育成长型企业。从优质稻米产业链企业中,遴选出10家极具成长潜力的稻米加工企业,实行“一县一企一策”,开辟融资绿色通道,简化贷款申请流程,在建设用地等生产要素方面予以优先保障,出台配套奖励政策,激励企业上规模大发展,实现企业快速增值。(3)支持企业上市。严格筛选和梳理重点扶持企业,聚集资源要素,鼓励申报高新技术企业等加分资质,倾斜贷款贴息等扶持政策,实施行业垂直整合和企业兼并重组,打造产加销一体化的大型龙头企业集团,力争培育1家上市企业。(责任单位:省粮食局、省农业农村厅、省商务厅、省科技厅、省地方金融监管局,相关市、州、县人民政府)

(三)拓展延伸产业链条。

时间表:通过大力发展精深加工、研发生产新产品、综合开发附属品等措施推动产业链转型升级,到2025年优质稻米产业链加工产值达到1000亿。

工作举措:(1)大力发展精深加工。进一步扩大“优质粮食工程”实施力度,支持企业在设备自动化、智能化、数字化等方面不断改造升级,提高稻米精深加工和就地转化能力,支撑进一步细分大米产品品类,提升产品附加值。(2)创新迭代米制产品。加强鲜湿米粉、方便米粉、预调理米制品、功能稻米、湖北特色米制品、淀粉糖及米蛋白等深加工、附加值高产品研发与生产,不断丰富稻米制品高档特色品类,延伸大米加工产业链条,开拓产业价值新增长点。(3)积极推进稻谷加工副产品深加工。加强米糠综合利用技术、稻壳或秸秆为原料的新型建筑材料制备技术等一批推动稻谷产业高质量发展技术的推广,打造 “一颗谷”的全产业链向智能化、信息化、高值化的转变。(责任单位:省粮食局、省农业农村厅、省科技厅、华中农业大学、武汉轻工大学、国粮武汉科研设计院、省粮食行业协会,相关市、州、县人民政府)

(四)培育优质稻米品牌。

时间表:到2025年,构建完善湖北大米“1+N”母子品牌体系,重点培育5个知名品牌,着力打造一批地方特色品牌。

工作举措:(1)统筹资源要素,重点培育核心区域公用品牌。以“荆楚大地”好粮油、“京山桥米”、“孝感香稻”、“潜江虾稻”等为基础,集中力量培育2-3个极具湖北特色的区域公用品牌,以10家行业领军企业为基本盘,着力打造5个市场高度认可的企业产品品牌,增强湖北大米竞争力,扩大湖北大米的传统市场份额。(2)立足资源禀赋,着力打造地方特色品牌。立足我省特色农业资源和产业基础,创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鼓励龙头企业申报驰名商标、名牌产品、原产地标记、农产品地理标志,打造一批“富硒米”“香米”“贡米”等地方特色品牌,赋予湖北大米丰富的营养功能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提升湖北大米的美誉度。(3)抓好宣传推介,大力提升品牌竞争力。构建完善“1+N”母子品牌支撑体系,借力央视“品牌强国工程”、“中国粮食交易大会”、国家粮食电子交易等平台,讲好“荆楚大地”好粮油品牌故事。创新方式方法,通过“四进”(进商超、进社区、进学校、进单位)活动、线上线下活动、展会展示展销等多渠道全方位宣传和推介方式,开展“中国荆楚味、湖北农产品”宣传推介,支持行业和企业开展产销对接和“走出去”行动,提升湖北大米品牌影响力。(责任单位:省粮食局、省农业农村厅、省粮食行业协会,相关市、州、县人民政府)

五、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根据《省领导领衔重点农业产业链工作机制》有关要求,组建优质稻米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工作专班(附件2),协调省直各有关部门解决产业发展问题,有序推进补短板、强弱项、延链条各项工作措施。各级党委政府要切实将责任上肩,建立党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挂帅的工作专班,因地制宜制定本地稻米产业发展工作方案,强化日常调度,将工作措施项目化、清单化、责任化,确保目标任务落实落地。

(二)强化科技支撑。组建由院士领衔的专家服务团队(附件1),围绕水稻“三优”(优品种、优品质、优品牌),通过“515”科技创新行动,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推动建立优质稻米产业科技创新联盟。深化产学研合作,组织对优质稻米生产、仓储物流、精深加工、附属产品循环利用等重大关键技术进行科研攻关。指导县(市)成立产业链发展专家服务团队,围绕优质稻米产业链,支持企业开展科技成果转化,为稻米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三)强化政策保障。针对优质稻米产业链发展短板,出台支持产业发展政策。省财政每年继续安排粮食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应用奖补资金,完善创新资金使用和管理方法,在社会化服务、产后服务体系、加工转化、产业化联合体、农业产业园、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及品牌培育等方面予以支持。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引导功能,积极引导金融资本、社会资本加大对粮食产业的投入和支持,鼓励县域金融机构充分发挥融资担保体系作用,强化担保融资增信功能,积极推动水稻全成本保险、农业小微贷款贴息等支持政策全覆盖。

(四)强化宣传引导。依托省水稻协会、省粮食行业协会等社团组织定期举办“荆楚大地好粮油”“湖北名米”等名优产品评选推介活动,支持各地举办名米优米评选推介活动,挖掘推广一批适应不同区域特点、组织形式和发展阶段的先进模式和典型经验。充分运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解读产业奖补政策、宣传做法经验、推广典型模式,引导全社会共同关注、协力支持,营造良好发展氛围。

湖北省菜籽油产业链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培育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意见》精神,加速推动我省菜籽油产业链发展,突出全产业链发展理念,聚焦重点任务,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一、基本思路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围绕油菜全生育期利用、全价值链发掘、全产业链开发,集聚科技、人才、资金、信息、市场、政策等现代农业生产要素,实现品种、品质和品牌“三品”提升,做大做强湖北菜籽油产业链,全面提升油菜产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

二、发展目标

力争到2025年,全省菜籽油全产业链综合产值超过500亿元。全省油菜面积稳定在1700万亩左右,菜籽总产250万吨左右,产值130亿元左右;培育具有竞争力、影响力、控制力的菜籽油龙头企业达到15家左右,高品质功能型菜籽油特色品牌、高油酸特色品牌取得突破,菜籽油产值260亿元左右;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打造以油菜花海为主题的“农文旅”融合示范点20个左右,综合产值110亿元左右。

三、路线图

按照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进行全产业链开发打造。第一产业即生产端,主要是稳链,稳步增加油菜种植面积,扩大高油酸、有机等油菜种植,提升低芥酸、高产量、高含油等品种品质,提高优质原料供给,进一步巩固我省油菜产量在全国的领先优势;第二产业即加工端,重点是延链,培育和壮大龙头企业,开展精深加工产品研发,推出差异化、优质化、多元化产品,打造全国知名品牌,形成较强的产业竞争力;第三产业即三产融合端,关键是补链,加大油菜多功能开发,引导各地因地制宜示范推广花用、饲用、肥用、菜用等多功能应用,鼓励各地举办油菜花节活动,打造油菜花海主题乡村旅游品牌。

四、重点任务、时间表和工作举措

(一)推动油菜生产扩面提质。

时间表:到2025年,全省油菜种植面积稳定在1700万亩,菜籽总产达到250万吨,高油酸油菜种植面积50万亩。

工作举措:一是大力实施油菜轮作。落实中央开展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要求,建立冬闲田扩种油菜补贴制度,加大冬闲田扩种油菜力度,推动油菜轮作制度化、常态化实施,争取农业农村部、财政部支持,“十四五”期间,累计实施油菜轮作任务1000万亩左右,带动油菜面积增加200万亩左右、增加优质油菜籽30万吨左右。二是加大统一供种力度。扩大订单生产,因地制宜采购双低、优质品种,鼓励一乡一品、一村一种,大力推行标准化种植,做到单种、单收、单储、单加工,加大优质油菜基地建设,支持和引导本地加工企业开展油菜籽“优质优价”收购。三是扩大高油酸油菜种植规模。以荆门市为中心,江汉平原为重点,推行连片种植,实行“六统一”(统一供种、统一供肥、统一机播、统一防治、统一田管、统一机收)标准化生产模式,支持引导新型经营主体发展订单生产和油菜适度规模经营,建设高油酸油菜生产示范基地50万亩以上。(责任单位:省农业农村厅、省粮食局、省财政厅,相关市、州、县人民政府)

(二)开展以油菜花海为主题的“农文旅”融合示范。

时间表:到2025年,做大做强湖北省油菜花节“农文旅”融合发展品牌,建设以油菜花海为主题的“农文旅”融合示范点20个左右。

工作举措:一是打造油菜花海品牌。深入挖掘我省山水林田湖草旅游资源,从省级层面打造以油菜花海为主题的湖北省“油菜花节”,开展花海经济的整体策划与形象提升,引导和鼓励地方举办以油菜花海为主题的“农文旅”融合农事节庆活动,发展油菜花经济,做好融合大文章,实现“卖菜籽”向“卖风景、卖特色、卖产品”转变,做大做响油菜花海品牌。二是建设以油菜花海为主题的“农文旅”融合示范点。因地制宜示范推广油菜绿色高产高质高效与多功能产业模式,以油用为主线,开展全价值链开发,重点推广粮油兼丰农旅结合、四季花海农旅与高品质功能型菜籽油多功能利用、专用功能型菜薹等模式,实现“油、菜、花”综合经济带动,变单一产业为复合产业,变单一效益为多重效益,提升油菜产业综合效益。三是改造本地小榨坊。采用以奖代补等形式,引导和支持镇村小榨坊进行设备升级换代,提升菜籽油产地初加工技术装备,创新产品技术工艺水平,生产出质量有保证、产品有特色的乡味菜籽油,实现就地加工转化增值。(责任单位:省农业农村厅、省粮食局、省文化和旅游厅,相关市、州、县人民政府)

(三)推进油脂加工产业跨越升级。

时间表:到2025年,培育2-3家年营业收入10亿以上龙头企业,在高品质功能型、高油酸菜籽油细分领域培育在全国有支配力、话语权的龙头企业,在高品质菜籽油加工领域培育具有影响力、竞争力、知名度的龙头企业。

工作举措:一是培育头部企业。引进先进技术,提升菜籽油产地加工技术装备和技术工艺,研究开发高品质功能型菜籽油产品,制定完善湖北菜籽油产品相关标准。在荆州、黄冈、十堰、荆门、襄阳、宜昌等地,加大招商引资、联合、兼并重组力度,确立15家左右重点龙头企业进行跟踪培育,集聚资源、给足政策、重点扶持,力争培育有竞争力、影响力、控制力的高品质功能型菜籽油领军龙头企业。二是构建产销链。支持油脂加工龙头企业向上游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产销对接和协作,通过定向投入、专项服务、良种培育、订单收购、代储加工等方式,建设菜籽油加工原料基地,开展优质油菜种植、收购、储存、专用化加工;向下游延伸建设物流营销和服务网络,实现油源基地化、加工规模化、产品优质化、服务多样化,着力打造绿色优质油料供应链。三是强化政策扶持。鼓励有实力的社会资本和投资平台,结合油菜产业发展投资实体企业或设立产业投资基金,发挥资金撬动作用,支持一批油脂加工重点龙头企业实现跨越发展。根据油菜籽品质,鼓励企业按照“优质优价”收购和就地加工,并给予政策支持。通过产油大县奖励资金、商品粮大省奖励资金、“优质粮油工程”专项支持等政策资金,采取投资补助、农机补贴、加工补贴、贷款贴息、品牌营销补助、担保费用补助等多种方式,鼓励企业多收购多加工,降低成本,扩大销售。采取信用贷款、仓单质押等多种形式,加大担保公司支持力度,发挥粮油市场化收购信用保证基金带动作用,解决企业收购资金、市场开拓、品牌培育等瓶颈制约。(责任单位:省粮食局、省农业农村厅、省财政厅、省地方金融监管局、各金融和担保机构、相关市、州、县人民政府)

(四)打造菜籽油品牌。

时间表:到2025年,打造菜籽油知名品牌2-3个,菜籽油区域公用品牌1-2个。

工作举措:一是培育区域公用品牌。聚焦聚力培育“湖北菜籽油”“荆楚大地”好粮油区域公共品牌,讲好湖北菜籽油故事,做好菜籽油营养健康科普,引导菜籽油消费,提高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二是打造差异化品牌。支持荆门打造高油酸菜籽油品牌,抢占高端消费市场;支持恩施、宜昌、十堰等山区打造浓香型菜籽油品牌,立足本地市场,进军四川、重庆等菜籽油消费市场;支持黄冈、襄阳、荆州等地打造高品质菜籽油品牌,满足居民对健康生活的需求。三是强化品牌宣传推介。以“湖北菜籽油”“荆楚大地”好粮油为纽带,组建龙头企业产业联盟,开展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的双轮驱动品牌打造模式,支持龙头企业抱团参加大型展会,推进湖北菜籽油进超市、进社区、进校园、进机关,在中央电视台、湖北卫视、新媒体、高铁、地铁、公交、机场等重点平台和重点区域投放“湖北菜籽油”“荆楚大地”好粮油公益广告和营养用油科普宣传,培植2-3个全国知名企业品牌。四是建立油菜籽和菜籽油贸易服务平台。依托国家粮食电子交易体系,打造全省油菜籽和菜籽油贸易服务平台,建设跨区域交易市场,对省际间贸易、期现套保、产销合作、融资贷款等进行行业信息引导和服务,加强企业市场风险抵御能力,提高湖北油菜产业竞争力。(责任单位:省粮食局、省农业农村厅、省粮食行业协会、省商务厅,相关市、州、县人民政府)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协调。根据《省领导领衔重点农业产业链工作机制》,组建菜籽油产业链工作专班,完善工作机制。省领导不定期走访重点龙头企业和重大建设项目,协调解决重大问题。省粮食局、省农业农村厅建立“月碰头、季调度、季通报、年总结”的工作机制,分解任务清单,提出工作目标和工作方案,开展工作调度。各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通力协作,不断完善相关规划和政策措施,认真落实各项任务。建立会商机制,强化沟通联系,形成工作合力。负责实施的县(市、区)、科研单位、龙头企业等要根据承担工作内容,结合本地实际,建立工作推进机制,抓好工作实施。

(二)强化科技支撑。依托油菜科技服务“515”行动、油菜产业体系等技术团队,加快定向协同攻关、成果就地转化,推动建设油料作物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油脂改良与营养评价重大设施以及湖北省优质油菜产业创新平台。围绕高产优质高效油菜新品种培育、油菜全产业链绿色优质高效生产、高品质功能型菜籽油绿色高效加工、油脂精深加工等油料绿色高效与多元化利用“卡脖子”关键技术和智能化种植、高效加工装备等开展科研攻关,提供科技支撑。

(三)加大资金投入。“十四五”期间,除中央财政每年安排轮作休耕任务补助资金外,省财政每年安排菜籽油产业链专项资金,相关省直单位整合资源、加大资金投入优先支持油菜扩面增效行动、油菜全产业链技术攻关、“农文旅”融合示范建设、油脂加工企业跨越升级、品牌培育、高品质功能型菜籽油加工及装备补贴,支持菜籽油全产业链发展。

(四)强化指导服务。组织有关专家指导各地开展油菜产业发展及绿色高产高质高效示范关键技术推广,技术瓶颈攻关等工作。在关键农时季节,加强对项目实施指导服务,确保关键技术落实落地。建立激励约束机制,开展绩效评估考核,加强对市县推进项目实施指导督促,按照项目工作进度,加强跟踪调度,及时掌握实施进展,确保各项工作有力有序推进。

湖北省小龙虾产业链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培育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意见》,我们在系统调研了全省小龙虾产业链发展情况基础上,突出全产业链发展理念,聚焦短板重点任务,研究提出了如下实施方案。

一、基本思路

立足湖北小龙虾特色产业优势,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按照“一主引领、两翼驱动、全域协同”区域发展布局,坚持政策引导、市场运作、企业主体的原则,扶持做强一批资本结构多元化、产品科技含量高、辐射带动作用大、市场竞争力强的小龙虾龙头企业,推动小龙虾产业高质量发展,打造集苗种繁育、健康养殖、加工出口、市场物流、餐饮美食、节庆文化于一体的小龙虾优势特色全产业链。

二、发展目标

到2025年,全省小龙虾养殖面积稳定在850万亩左右,产量力争达到120万吨。小龙虾全产业链综合产值突破2000亿元,其中加工产值突破500亿元。

三、路线图

按照促进小龙虾一二三产业有机融合的发展思路,补齐短板、锻造长板,着力提升育种能力、生产能力、研发能力、加工能力、流通能力等“五大能力”,实现“补链、强链、延链”目标。在第一产业,实施提质增效战略,加快小龙虾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的研发与推广,推进养大虾工程,进一步巩固我省小龙虾产量全国第一位次;在第二产业,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培育壮大一批加工龙头企业,联合科研院所开展加工设备、精深加工、风味食品等关键技术攻关,加快推动小龙虾加工业向自动化、智能化转型,进一步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在第三产业,实施融合纵深战略,完善市场布局,提升平台功能,深化品牌建设,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小龙虾产业链条不断向市场、餐饮、旅游、文化等领域拓展,实现由传统农业、特色产业向现代农业、综合产业跨越。

四、重点任务、时间表和工作举措

(一)筑牢种业根基

时间表:力争在3年内,培育选育生长速度快、抗病能力强、遗传性状稳定的小龙虾新品种1个。

工作举措:(1)选育优良品种。依托华中农业大学、中科院水生所等科研院所,采用现代育种技术,培育或选育具有生长速度快、出肉率高、抗病力强等性状的小龙虾新品种(系)。(2)推动科企合作。推动虾稻共作、稻渔种养的种业“产学研”“育繁推”深度融合,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科研院所共同参与的商业化育种体系。(3)强化良种供给。支持小龙虾良种繁育,在潜江、监利、洪湖、汉川等小龙虾主产区建设一批小龙虾生态规模繁育基地。(4)加强种质保护。围绕野生种质资源分布区,科学开展小龙虾种质资源的保护。(责任单位:省农业农村厅、省财政厅、省农业事业发展中心、省科技厅、省农科院、华中农业大学、中科院水生所,各市州人民政府)

(二)推动养殖转型

时间表:力争3年内,完善创新3-4种新养殖模式,每年示范推广绿色高效养殖模式30万亩以上,力争2025年小龙虾第一产业产值突破500亿元。

工作举措:(1)完善创新养殖模式。推广示范绿色高效养殖模式,完善小龙虾生产技术体系,拓展龙虾养殖品种,发布一套简明技术手册。(2)加强质量安全监管。强化病害预警与防控,加大投入品监管力度,开展小龙虾产地抽检,保障小龙虾产品质量安全。(3)组织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所、省水科所、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等科研推广单位,开展科技下乡、专业技术培训与专家巡回指导,省级层面每年巡回指导次数不少于12次,推动技术到人到田到户。(4)培育新型主体。结合高素质农民培育工程,依托农业龙头企业、科研院所等资源,鼓励年轻技术性人才投身小龙虾养殖,通过“技术+实践”的培训模式,培育一批新型职业虾农和“养殖示范户”,保持行业可持续发展的生命力。(责任单位:省农业农村厅、省财政厅、省农业事业发展中心、省科技厅、省市场监管局、省农科院、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所、省水科所、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各市州人民政府)

(三)推进加工升级

时间表:推广应用高效清洗机、自动化去头和去壳机等设施设备,到2023年,新研发6-7种小龙虾风味休闲食品,力争2025年小龙虾第二产业产值突破500亿元。

工作举措:(1)建立标准体系。制定收购、清洗、烹煮、剥壳、调味、包装、运输等小龙虾加工行业标准,推动小龙虾加工业标准化发展。(2)加强技术研发。依托省农科院、武汉大学等科研单位,重点开展真空油炸、热泵干燥、常温贮藏、低温保质、甲壳素精深加工等技术攻关。(3)开展精深加工。鼓励小龙虾加工向生物、医药、保健等领域跨界发展,重点研发甲壳素功能性精细深化制品、高性能医疗材料等精深加工新产品,加快加工产业链由低档向高端转化,由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转变。(4)开发新型产品。重点开展脆虾、虾球、虾干等休闲新产品,进一步丰富小龙虾调味制品。(5)推进重点项目。结合国内外市场需求,支持企业技改扩建,谋划实施一批加工升级投资项目,按照“开工一批、储备一批、谋划一批”的要求,滚动建立项目库。2021年小龙虾加工重点投资项目10个,预计总投资26.7亿元、建成投产后年产值105.7亿元。(责任单位:省财政厅、省农业农村厅、省农业事业发展中心、省科技厅、省市场监管局、省农科院,各市州人民政府)

(四)壮大龙头企业

时间表:到2025年,培育10家年营业收入10亿以上的龙头企业,力争培育1家上市企业。创建20个农业产业化联合体。

工作举措:(1)加强招商引资。积极引进国际国内资本,支持龙头企业发展环境友好型加工,培育壮大一批设备先进、管理过硬、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完善“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支持企业开展适度规模化、标准化生产经营。(2)做大本土企业。以华山、莱克、新宏业等本土小龙虾产业化龙头企业为重点,支持向集团方向发展,形成规模优势和牵动效应。(3)打造领军企业。培养一批细分领域领军企业。(4)培育上市企业。按照扶持一批、辅导一批、储备一批的工作思路,加快企业上市步伐,尽快实现小龙虾上市企业零的突破。(责任单位:省农业农村厅、省财政厅、省商务厅、省科技厅、省金融局,各市州人民政府)

(五)完善市场体系

时间表:打造2家小龙虾头部交易市场,创建3-5个国内知名餐饮品牌,力争2025年小龙虾第三产业产值突破1000亿元(其中:餐饮产值600亿元、流通产值400亿元)。

工作举措:(1)做强线下市场。重点培育壮大潜江、洪湖两大区域型小龙虾交易大市场,持续巩固湖北在全国小龙虾交易中的话语权和主导权。(2)开拓线上市场。培育新型电子商务,持续开展网络促销,积极开展直播带货、拼单团购等活动,进一步提高湖北小龙虾电商市场占有率。(3)做优餐饮市场。推进“总公司+子公司+门店”三位一体的运作模式,鼓励各类经营主体在全国开设专卖店、电商配送点和餐饮连锁店,打造3-5个在全国有影响力的小龙虾餐饮连锁品牌。(4)提高信息化水平。完善数据信息采集,及时发布小龙虾市场信息。提升交易功能,依托湖北“潜网”发布小龙虾“交易指数”。(责任单位:省财政厅、省发改委、省农业农村厅、省农科院、省农业事业发展中心、省自然资源厅、省商务厅、省生态环境厅、省科技厅,各市州人民政府)

(六)唱响精品名牌

时间表:重点培育1个区域公用品牌,培育3-5个全国知名企业品牌,打造3个以上小龙虾节庆、文旅、休闲、会展产业示范项目。

工作举措:(1)培育壮大区域性品牌。支持地方政府加大品牌宣传力度,讲好“龙虾故事”,以“潜江龙虾”品牌为引领,带动区域性公共品牌发展。(2)加强品牌营销。鼓励“走出去”,引导龙头企业开展产品认证,组织参加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武汉农博会等展会,结合国际国内重要活动宣传推介湖北小龙虾。(3)举办节庆展会。鼓励“请进来”,重点支持潜江、监利、洪湖举办小龙虾节庆活动,将“潜江龙虾节”打造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节会。(4)推动农旅结合。深入挖掘小龙虾品牌文化,促进小龙虾产业与休闲农业、观光旅游业、餐饮民宿业深度结合。(责任单位:省财政厅、省农业农村厅、省农业事业发展中心、省商务厅、省科技厅、省文化和旅游厅、省金融局、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省农科院,各市州人民政府)

(七)出台扶持政策

时间表:6月底前明确系统性扶持小龙虾全产业链发展的政策,确定今年的扶持项目和资金额度并拨付资金到位,12月底前确定下年度工作方案,以后每年3月底前完成资金拨付。

工作举措:(1)加大财政扶持。通过以奖代补、先建后补、财政贴息等方式,重点用于扶持壮大龙头企业、加工企业整合和技术改造、选育繁育、养殖生产、科技创新、品牌宣传、冷链物流建设等方面。(2)加强统筹整合。按照“盘活存量、用好增量”的原则,统筹不同级次、不同部门的支持政策措施,结合小龙虾产业的现状,统筹谋划,一体推进,以省财政新增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资金为引导,撬动现有支持政策、资金、人才聚集,形成合力,实现“卡脖子”问题的攻关突破,推动湖北农业产业跨越式发展。(3)落实优惠政策。落实在环保、税收、用水、用电、用地等方面优惠政策,将小龙虾产业纳入国土整治、农田水利设施改造等项目中统筹推进。(4)深化科企合作。政府有效引导建立产学研用融合创新体系,形成以企业为主体、以科研为基础、市场为导向、资本为纽带,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产学研相结合的科企合作发展模式,加速科研成果转化,提升企业竞争实力。(5)探索金融创新。鼓励各地构建多元化、多渠道的投融资格局,加快推行小龙虾养殖保险,创新信贷金融产品,探索开展融资增信、风险补偿等,积极引入金融和社会资本投入小龙虾产业发展。(责任单位:省财政厅、省农业农村厅、省农业事业发展中心、省发改委、省自然资源厅、省生态环境厅、省文化和旅游厅、省商务厅、省科技厅、省金融局、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各市州人民政府)

湖北省柑橘产业链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培育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意见》,我们在系统调研了全省柑橘产业链发展情况的基础上,突出全产业链发展理念,聚焦补短板重点任务,研究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一、基本思路

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突出以宜昌地区为重点的柑橘龙头企业引领和全产业链发展,稳定现有生产规模,调整品种结构,提高产品质量,通过延伸柑橘产业链、稳定鲜果供应链、紧密农企利益链、提升加工价值链、畅通营销信息链,支持“大龙头”,建设“大集群”,做成“大产业”。

二、发展目标

围绕柑橘全产业链,重点培育10家行业领军企业、100家成长型龙头企业,带动近100万户农户增收。到2025年,柑橘全产业链产值达到500亿元。一产规模稳定在350万亩左右,产值达到160亿元。二产逐步做强,产值达到200亿元;三产稳步扩大,产值达到140亿元。

三、重点任务、时间表和工作举措

以农业农村部和财政部批准我省建设三峡蜜橘产业集群为契机,围绕专家团队、产业规划、龙头企业、新型经营主体、公用品牌、产业园区、特色镇村、规模化基地、优良品种资源、产业基金等10大要素,扬优势、壮特色、补短板、强弱项,带动柑橘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实施标准化基地改造提升工程

时间表:到2023年,优质果率提升到75%以上;到2025年,优质果率提升到80%以上。

工作举措:(1)提升基础设施。推广应用柑橘优质高效栽培集成技术,提高果园机械化、现代化水平,根据气候变化及时采取防灾减灾措施,逐步改观“靠天吃饭”的格局。(2)加强优质无病毒苗木繁育能力建设。为满足品种更新和优质苗木的产业需求,建立和完善无病毒苗木繁育体系,推广应用优质健康苗木,促进生产良种化。(3)调整产业结构。从品种、熟期、产品三个方面加强结构调整,突出“优、特、新”,发展适销对路产品,提升市场竞争力。(4)深入推进密植郁闭果园改造工程。结合老果园改造等配套项目,推广密植郁闭果园“七改”技术(改密度、改树体、改品种、改土壤、改方法、改设施、改模式),加大示范推广力度,着力提高应用面积。(5)大力实施精品果园创建项目。结合示范基地及标准园建设工程,大力推行绿色防控、覆膜控水、延迟采收、疏花疏果、留树保鲜等优质轻简高效栽培技术措施,创建精品橘园,促进精品果率达到10%以上。(责任单位:省农业农村厅、省农科院、相关市州政府)

(二)实施加工保鲜能力提升工程

时间表:到2023年,柑橘加工产值达到145亿元;到2025年柑橘加工产值达到200亿元。

工作举措:(1)提升产地初加工能力。支持龙头企业和合作社升级改造洗果、分拣、包装等设备设施,支持建设数字化分拣和光电精选分级设备。(2)提升柑橘精深加工能力。对柑橘精深加工系列产品生产线进行改造,谋划桔瓣罐头加工、橘醋饮料加工、九制陈皮加工、果汁饮料加工和柑橘休闲食品加工等项目,拓展开发柑橘膳食纤维、果胶、黄酮类、类胡萝卜素、甜橙精油、橙皮苷等项目,拓宽湖北柑橘精深加工的方向,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3)提升仓储冷链物流能力。支持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建设产后冷藏设施,支持龙头企业及各级政府,在全省布局建设3-5个区域仓储冷链物流中心,形成区域柑橘批发交易市场和配送中心。(责任单位:相关市州政府、省农业农村厅、华中农业大学、省经信厅、省商务厅)

(三)实施经营组织体系培育工程

时间表:到2023年,柑橘规模以上龙头企业达到50个,培育打造2个知名品牌;到2025年,柑橘规上龙头企业达到60个,培育打造3个知名品牌。

工作举措:(1)培育经营主体。重点培育10家柑橘领军企业、100家成长型龙头企业,省级重点培育3-5家柑橘领军企业和10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市县级重点培育30家龙头企业、100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和300个家庭农场。(2)培育经营人才。特别是柑橘经营销售人才和电商经营人才,提升品牌运营能力。(3)培育知名品牌。做响“宜昌蜜桔”“秭归脐橙”“清江椪柑”“武当蜜桔”等区域公用品牌,通过“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双品牌的模式,提升龙头企业和产品的影响力、知名度。组织柑橘企业参加农业双创会等重要展会和节庆活动。鼓励骨干企业使用印有品牌的纸盒、塑料筐等,统一品牌形象、包装、质量、标准,通过广告、新媒体等多种形式开展品牌宣传推介。(责任单位:相关市州政府、省农业农村厅、省经信厅、省商务厅)

(四)实施营销体系提升工程

时间表:到2023年,带动农户达到70万户;到2025年,带动农户达到100万户。

工作举措:(1)建立柑橘价格指数发布中心。对我省乃至全国柑橘种植、服务、加工、营销等信息收集汇总,发布监测预警信息,为企业、合作社、农户等提供服务,提升柑橘产业数字化水平。(2)提升营销体系。坚持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相结合,建立健全龙头企业、营销大户、冷库业主、专业合作社、果品经纪人等良性互动的五级销售网络,在国内各主要大中城市建立销售网点,并与大型商超对接,带动农户共同致富,实现利益链紧密连接。(3)拓展互联网销售。充分利用“互联网+柑橘产业”模式,开拓“以用户为中心,以电子商务为中心”的全渠道体验模式。(责任单位:相关市州政府、省农业农村厅、省经信厅、省商务厅)

(五)实施先进要素集聚支撑工程

时间表:到2023年,柑橘第三产业产值达到120亿元;到2025年,柑橘第三产业产值达到140亿元。

工作举措:(1)组建专家团队。从农科教三方面,围绕全产业链遴选长期从事柑橘相关工作的同志组建专家团队,推荐名单见附件1。(2)积极拓展柑橘产业多功能。拓展采摘体验、绘画摄影、主题科普等内容,支持建设柑橘主题游乐园、柑橘主题科普园等,将其纳入中小学研学内容。(3)促进柑橘与旅游融合。充分挖掘和利用区域内丰富的文化和旅游资源,依托秭归屈原故里、三峡大坝、三峡人家、清江画廊、兴山昭君故里、当阳三国古战场、巴东巫峡口、神农溪等景区开展柑橘主题游,将柑橘纳入旅游消费项目中。在柑橘主产区的景区、旅游社产品推介中,将柑橘作为重点进行推介,动员旅游社、景区加大柑橘营销力度。将柑橘产业与乡村旅游融合起来,打造一批以脐橙花果同枝观赏、柑橘采摘等为特色的乡村旅游点,不断提升柑橘综合利用价值。(4)打造柑橘优势产业集群。围绕大三峡片区,打造涵盖生产、加工、流通、科技、服务等一体的产业集群,力争建成1-2个柑橘加工集聚区、3-5个柑橘产业农旅结合强镇、50个柑橘产业名村,培育“点、线、面”多层次发展的产业支撑体系。(责任单位:省文化和旅游厅、华中农业大学、省农科院、省农业农村厅、省教育厅、省商务厅、相关市州政府)

湖北省蔬菜(食用菌、莲、魔芋)产业链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培育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意见》(鄂办发﹝2021﹞10号)精神,结合我省蔬菜(食用菌、莲、魔芋)产业链发展现状,突出全产业链发展理念,聚焦补短板强弱项发展目标及重点任务,研究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一、基本思路

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全产业链发展,着眼我省蔬菜(食用菌、莲、魔芋)产业链的短板弱项,加大龙头企业培育推进力度,加强蔬菜(食用菌、莲、魔芋)产业链强链补链建设。

二、发展目标

力争到2025年,全省蔬菜(食用菌、莲、魔芋)产业链综合产值超过1000亿元,其中,食用菌产业链综合产值超过650亿元,莲产业综合产值超过350亿元。基本形成“链条完整、结构合理、布局优化、主体集群、合作共享”的食用菌(香菇)产业链,莲产业链和魔芋产业链发展基础更加坚实,成为农业转型发展的新亮点。

三、路线图

(一)食用菌(香菇)产业链。

以香菇产业链发展为方向,按照相对集中、联系紧密、科学合理、功能完善的布局原则,按照“一核、多点”空间布局,打造功能互补、区域协同、合作共赢的湖北香菇优势特色产业集群。重点培育“随州香菇”“房县小花菇”区域公用品牌,加大香菇产业龙头企业培育,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创新能力、生产基础设施和销售渠道等优势,创新联农带农机制,带动周边农户发展。

(二)莲产业链。

依据“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原则,按照“两个基地、三个产业带、六个观光园区”布局实施莲产业链建设,打造功能互补、区域协同、合作共赢的湖北莲优势特色产业链。重点培育“洪湖莲藕”“汉川莲藕”“蔡甸莲藕”等区域公用品牌,引进扶持一批域内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壮大莲产业龙头企业,推动莲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实现莲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农民增收。

(三)魔芋产业链。

以宜昌市、恩施州和十堰市“三角地带”优势区域为重点,建设长阳、建始、竹溪等三大魔芋生产基地,培育壮大魔芋产业龙头企业,提升加工能力,引导企业建立研发和创新平台,开发多元化魔芋加工产品,促进产业增效、农民增收。

四、重点任务、时间表和工作举措

(一)食用菌(香菇)产业链。

1.龙头企业培育壮大工程。

时间表:到2025年,培育30家龙头企业,年销售收入达120亿元以上;食用菌产业链细分领域领军企业10家,年销售收入达80亿元以上。

工作举措:(1)提升香菇商品化处理能力,改善净化烘干、分等分级、包装运输等设施设备。引导龙头企业建设一流精深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生产线,开发系列化、多元化产品,提高香菇产品附加值。(2)支持裕国菇业、品源现代、湖北千宝、森源科技、十堰昌欣等重点龙头企业进行科技创新,提高香菇产品精深加工能力,提高产品附加值。(3)扶持壮大一批具有地方特色和比较优势的食用菌(香菇)出口龙头企业,支持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和示范企业开展技术改造、品牌建设、国际认证。(4)培育成长一批食用菌生产加工企业,壮大食用菌产业链细分领域领军企业规模。(责任单位:省农业农村厅、省商务厅、省科技厅、省农业科学院、华中农业大学、湖北经济学院,有关市(县)人民政府)

2.现代化菌种繁育体系推广工程。

时间表:到2025年,研发推广2-3个香菇新品种;在随县、远安等地建设2个菌种繁育推广中心;在钟祥、南漳、房县和郧阳建设4个菌种良繁厂;香菇良种覆盖率达到95%以上。

工作举措:(1)制定现代化菌种繁育推广体系建设方案。组织有关部门、科研院所及菌种企业建设产学研推广体系。(2)加强技术支撑。依托“515”院士专家行动、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等专家团队,开展菌种创新培育及工厂化生产菌种,加强良种开发与液体菌种栽培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引导菌种企业推广优质高产新品种。(3)加强菌种管理。引导具有资质企业严格遵照《湖北省食用菌菌种管理办法》开展菌种生产、经营,确保菌种质量,管控非法生产经营行为。(责任单位:省农业农村厅、省科技厅、省农业科学院、华中农业大学,有关市(县)人民政府)

3.标准化香菇种植基地建设工程。

时间表:到2025年,建成生产规模达100万袋以上的香菇规模化种植基地10个,香菇核心示范基地8个,物联网控制香菇大棚种植基地3个。

工作举措:(1)出台基地建设支持政策。强化政策支持,在香菇产品优势生产区,建成一批香菇规模化种植基地、香菇核心示范基地、物联网控制香菇大棚种植基地。(2)制定标准化种植技术规程。在基地示范推广机械化、规模化制袋技术、标准化栽培技术、病虫害绿色综合防控技术、新型高效栽培设施与栽培管理技术,辐射带动其他区域,提升香菇品质。(3)改造提升现有香菇种植基地设施装备水平。购置配套智能化装袋设备,安装数字化生产控制系统,完善基地冷链、仓储、烘干等相关配套设施。(责任单位:省农业农村厅、省财政厅、省商务厅,有关市(县)人民政府)

4.香菇产业深加工水平提升工程。

时间表:到2023年,香菇规模深加工企业发展到20户以上,香菇深加工产品占香菇出口的70%以上;确保到2025年,香菇加工产值实现370亿元。

工作举措:(1)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龙头企业为主体,组织省内外科研机构与企业联合开展科技攻关,研发一批营养健康、风味独特、方便快捷、市场亲和力强的香菇加工新产品。(2)有序启动一批香菇食品加工投资项目。建设湖北香菇加工投资项目库,按市场需求每年启动一批、储备一批、谋划一批,滚动建设。(3)创建湖北香菇加工示范园区,推动鄂西北香菇优势产业集群建设。支持随州、襄阳、十堰、宜昌等地市,依托现有香菇产业基础,创建香菇全产业链示范园区,加快配套基地和辅料产业建设,延长和补强产业链。(责任单位:省农业农村厅、省财政厅、省发改委、省科技厅、省商务厅,有关市(县)人民政府)

5.现代化市场流通体系构建工程。

时间表:到2025年,建成较为高效完善的食用菌(香菇)市场流通网络体系;搭建全省统一的香菇产业链数据共享资源库;打造中国香菇价格形成中心。

工作举措:(1)拓展国内市场。拓展食用菌产品市场渠道。支持龙头企业借力供销E家832平台、天猫、淘宝、盒马、京东、长江严选等线上平台走向全国,建立以武汉为核心、辐射国内主要城市群的销售网络,对接社群团购、商超、餐饮、直播带货等平台,提升我省香菇产品市场占有率。加大超市、机关、企业、学校等中央厨房对食用菌(香菇)的直采力度,扩大食用菌(香菇)销售。畅通流通渠道,建立食用菌(香菇)从地头到市场到餐桌集中统配物流体系。(2)开拓国际市场。通过优化通关渠道,加快退税速度,鼓励参加境外展会,为出口企业提供融资保险信用认证服务,培育食用菌(香菇)外贸出口转型升级基地等,提高食用菌(香菇)出口份额。(3)建设食用菌(香菇)产品交易市场,完善交易设施和配套服务,充分发挥农村电商优势,打造食用菌(香菇)电商公共服务平台,努力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发展。(4)建设全省统一的香菇产业链数据共享资源库,打造中国香菇价格形成中心。(5)加快构建食用菌(香菇)市场流通网络体系。提高仓储保鲜能力,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设预冷设施、通风库、冷藏库、气调库等设施。(责任单位:省商务厅、省农业农村厅、省发改委、省供销社、省财政厅、省科技厅,有关市(县)人民政府)

6.品牌培育提升工程。

时间表:到2025年,培育国家级食用菌区域公用品牌2个,培育具有中国标准、国际视野和高端竞争力的全国知名企业品牌5个。

工作举措:(1)按照“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的母子品牌结构,支持提升“随州香菇”“房县小花菇”等区域公用品牌,以及品源、中兴等企业品牌,菇的辣克等产品品牌价值。(2)支持香菇企业境外注册商标,提升我省香菇品牌的国际地位,打造国际驰名商标。(3)开展立体式品牌传播。支持随州打造“中国香菇之都”,充分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型信息传播手段开展品牌宣传,举办或借力各类会展进行品牌展示展销,不断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责任单位:省农业农村厅、省商务厅、省供销社、湖北广播电视台、省知识产权局,有关市(县)人民政府)

(二)莲产业链。

1.龙头企业培育壮大工程。

时间表:到2025年,培育15家龙头企业,年销售收入达60亿元以上;莲产业链细分领域领军企业5家,年销售收入达40亿元以上。

工作举措:深化拓展农产品加工业“三个一批”工程,大力培育全国领军企业和莲行业“小巨人”。(1)培育壮大一批。引导湖北华贵食品、汉川宏发、湖北惠致等15家企业建立研发和创新平台,推进农产品加工技术研究、改造和引进应用,推动农产品向产业链和价值链中高端延伸。使之发展为市场潜力大、融合程度高、带动能力强的领军龙头企业。(2)招商引资一批。通过“以商招商”,重点引进莲产品加工企业、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行业企业、现代服务业,鼓励回归创业企业发展,支持企业创建标准化、规模化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推动资源循环利用。(3)培育成长一批莲生产加工企业。(责任单位:省商务厅、省农业农村厅、省科技厅、省农业科学院、华中农业大学、湖北经济学院,有关市(县)人民政府)

2.区域性良种繁基地及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工程。

时间表:到2025年,建成2个莲良种繁育基地,6个标准化示范基地。

工作举措:(1)制定行动方案。制定莲良种繁育基地建设方案,制定莲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方案。(2)建设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以汉川、江夏为重点,遵循“原原种—原种—良种”的良种繁育规程,依托武汉市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建立莲良种繁育技术协作体系,推进育繁推一体化发展,着力打造区域性、规范化的高标准种苗良繁基地。(3)建设高效绿色标准化示范基地。在汉川市、洪湖市、嘉鱼县、蔡甸区、江夏区和仙桃市等6个莲主产县(市、区),完善水、电、路、渠等基础设施建设,建设莲产业高标准生产示范基地。(责任单位:省农业农村厅、省科技厅、省农科院、武汉市农科院,有关市(县)人民政府)

3.冷链物流综合产业园建设工程。

时间表:到2025年,在武汉、荆州等莲优势主产区构建“产品+冷链设施+服务”的网络综合服务平台;建造冷链物流综合产业园;进一步完善冷链物流园配套基础设施。

工作举措:(1)建设完善产地冷链物流园,开展莲保鲜冷储初加工,推进产地整理分级包装、冷库保鲜贮藏和冷链物流运输,提升鲜藕莲子销售价值。(2)鼓励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第三方冷链物流、农产品流通企业及生产基地,加快建设一批设施先进、节能环保、高效适用的冷冻、冷藏和保鲜仓库,加强产地预冷库、冷链运输设备及冷链产品加工基地建设。(3)构建“产品+冷链设施+服务”的网络平台,建设区域性、专业性冷链物流仓库、公共信息服务和质量安全追溯平台,建造莲藕冷链物流综合产业园。(责任单位:省商务厅、省财政厅、省发改委、省科技厅、省农业农村厅,有关市(县)人民政府)

4.生态观光休闲园区提档升级工程。

时间表:到2025年,建成6个以莲文化为主题的农业休闲观光园,构建美丽乡村和三产融合示范区。

工作举措:(1)提升现有景观基础。重点在汉川市汈汊湖、洪湖市洪湖、嘉鱼县珍湖、蔡甸区索河周边、江夏区金水河周边、仙桃市东沼红莲池的现有基础上,完善旅游基础设施,提升景观档次。(2)挖掘历史文化内涵。挖掘莲产业主产县(市、区)地域文化、人文元素、历史传承,开发莲产业与历史文化元素相融合。(3)打造三产融合样板。推进莲生产与旅游观光、休闲采摘、科普教育等深度融合,提升莲产业的经济价值、生态价值、休闲价值和文化价值。(责任单位:省农业农村厅、省文化和旅游厅、省商务厅,有关市(县)人民政府)

5.品牌培育提升工程。

时间表:到2025年,培育省级区域公用品牌3个,全国知名企业品牌2个。

工作举措:(1)按照“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的母子品牌结构,支持“洪湖莲藕”“汉川莲藕”“蔡甸莲藕”等区域公用品牌建设,提炼华贵、珍湖等企业品牌价值。(2)组织6个重点县开展立体式品牌传播。支持莲产业集群合力打造“中国莲藕看湖北”的品牌概念,充分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型信息传播手段开展品牌宣传,举办或借力会展活动等进行品牌展示展销。(3)构建莲产业立体销售体系。支持龙头企业借力供销E家832平台、天猫、淘宝、盒马、京东、长江严选等线上平台走向全国,建立以武汉为核心、辐射国内主要城市群的销售网络,对接社群团购、商超、餐饮、直播带货等平台,提升莲产品市场占有率。(责任单位:省农业农村厅、省商务厅、省供销社、湖北广播电视台、省知识产权局,有关市(县)人民政府)

(三)魔芋产业链。

1.龙头企业培育壮大工程。

时间表:到2025年,培育1家细分领域领军企业、2家行业成长型企业。

工作举措:(1)提升魔芋精深加工能力,引导龙头企业建设一流精深加工生产线,开发多元化魔芋加工产品。(2)引导龙头企业建立研发和创新平台,支持龙头企业推进魔芋加工技术研究、改造,推进魔芋产品向产业链和价值链中高端延伸。(3)培育一致魔芋、天天佳、治铮健康等一批魔芋生产加工龙头企业。(责任单位:省农业农村厅、省商务厅、省科技厅、华中农业大学、宜昌市农科院、恩施州农科院,有关市(县)人民政府)

2.种芋基地及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工程。

时间表:到2025年,建成1个种芋基地,3个标准化示范基地。

工作举措:(1)制定行动方案。制定种芋基地及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方案。(2)种芋基地。以长阳县为重点,依托华中农业大学、省农科院、宜昌市农业科学院,建立魔芋良种繁育技术体系,推进育繁推一体化发展,着力打造高标准种芋繁育基地。(3)建设绿色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在长阳县、建始县、竹溪县等3个魔芋主产县,完善水、电、路、渠等基础设施建设,建设魔芋生产标准化示范基地。(责任单位:省农业农村厅、省科技厅、省农科院、宜昌市农科院,有关市(县)人民政府)

3.加工冷链物流产业园建设工程。

时间表:到2025年,在长阳县建成魔芋加工冷链物流产业园,建设完善冷链物流配套基础设施。

工作举措:(1)以龙头企业为主体,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组织省内外科研机构与企业联合开展科技攻关,研发一批营养健康、风味独特、方便快捷的魔芋加工新产品。(2)以湖北一致魔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为主体,创建湖北魔芋加工冷链物流产业园,加快配套基地和辅料产业建设,延长和补强产业链。(3)鼓励魔芋生产加工企业、第三方冷链物流、农产品流通企业,加快建设一批设施先进、节能环保、高效适用的冷藏保鲜仓库,完善魔芋加工产品冷链物流体系。(责任单位:省商务厅、省财政厅、省发改委、省科技厅、省农业农村厅,有关市(县)人民政府)

五、工作措施

(一)组织保障。蔬菜(食用菌、莲、魔芋)产业链由赵海山副省长任链长,省商务厅主要负责人、省农业农村厅刘长华副厅长、省商务厅胡中海副厅长任副链长。工作专班设在省商务厅,人员由省商务厅、省农业农村厅、省地方金融管理局、省供销合作社总社相关业务处室以及湖北长江垄上传媒集团有限公司负责人组成,负责协调省直有关部门协同配合。相关市州也应成立工作专班全力推进,社会力量积极支持,农民群众广泛参与,全力提升产业链各环节科技水平和质量效益。

(二)工作机制。工作专班下设综合协调组、技术指导组、招商引资组、金融服务组、宣传推广组、监测督办组等工作组。工作专班采取工作简报制,宣传督促产业链发展动态,每季度发一次链长简报,每个月发一次专班简报,随时掌握产业链工作推进情况。探索政府引导、市场参与,多方联动、合作共建模式。发挥政府资金的引导和撬动作用,发挥龙头企业创新产品、开拓市场、品牌营销优势,发挥农民合作社生产组织、农资采购、技术指导等优势,发挥家庭农场、农户家庭经营生产优势,鼓励推广多种形式的利益联结,培育组建布局合理、功能互补的产业化联合体,让农民分享产业发展红利。鼓励社会资本参与产业链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类项目建设,推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合发展,形成差异化竞争、功能互补的良好格局。

(三)商贸流通服务。切实用好中央和地方财政专项资金支持蔬菜(食用菌、莲、魔芋)产业链建设。整合中央和省级等涉农相关领域资金。积极开展农产品产销对接活动,扩大食用菌、莲和魔芋等特色农产品出口。支持蔬菜(食用菌、莲、魔芋)产业链企业参加消博会、食博会、农博会、随州香菇节等展会;鼓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批发市场、商超企业、邮政快递、电商平台等企业开展运营合作,促进线上网络销售,进一步拓宽我省特色农产品营销渠道。围绕推进发展蔬菜(食用菌、莲、魔芋)产业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紧盯香菇、莲、魔芋产业领域上市企业和行业领军企业,强化央企对接合作,着力招引一批链主式头部企业,精准引进产业链关键环节、上下游配套企业。

(四)技术服务。积极发挥湖北高校资源优势,加强技术服务。邀请华中农业大学、湖北省农科院、武汉市农科院、湖北经济学院等科研院校专家在食用菌、莲、魔芋产业发展规划、品种选择、品牌定位、种植技术、市场营销等方面指导培训。建立首席专家制,充分发挥科研院所和院士专家工作站等人才、技术、研发方面的优势,以产业链为纽带,推进全程科技服务和支撑。实施多层次、多形式、多内容的农技教育培训,逐步建立起政府指导和市场引导相结合、公益服务和有偿服务相结合的多层次的科技技能培训体系。

(五)金融支持。积极协调推动将食用菌、莲、魔芋产业链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纳入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等优惠信贷支持范围,开辟绿色通道,简化审贷流程,引导邮储银行等金融机构开发“香菇贷”“冷藏保鲜建设贷”等专门信贷产品。加强与省农业信贷担保公司和银行业金融机构合作,对符合条件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应担尽担”,给予贴息支持。引导市场主体和农民自愿参加政策性保险,提高抗御自然灾害风险能力。引进战略投资者,支持搭建蔬菜(食用菌、莲、魔芋)产业链投融资平台,引导设立蔬菜(食用菌、莲、魔芋)产业链发展引导基金,创造条件培育食用菌、莲、魔芋企业上市。

(六)宣传推广。充分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型信息传播手段,通过报纸、网络、电视等媒体和发布会、研讨会、论坛等,吸引全社会关心、参与支持产业链建设,积极营造全社会共同推进的良好氛围。加强经验总结,及时整理成功经验,力争总结出几种“可看、可学、可推广”的发展模式。加大品牌宣传力度,打响特色香菇、莲、魔芋产品品牌,办好香菇博览会,举办香菇、莲、魔芋产业技术发展论坛等活动,积极参加国内外展销会、推介会等,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

湖北省中药材产业链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培育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意见》,加快培育壮大中医药龙头企业,发展现代中药产业,促进特色农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实现乡村振兴,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基本思路

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主体、龙头带动、品牌引领、科技支撑,按照“建基地、提品质、育品牌、强龙头、深加工、促融合、广应用”的工作思路,围绕“大企业、大品种、大品牌、大市场、大健康”发展目标,大力培植实力强、市场大、前景好的龙头企业,完善中药材生产、加工和经营体系,促进全省中药材产业“两加快三提高”——加快有序、安全、有效发展,加快产业化市场化步伐,提高科技含量,提高品牌竞争力,提高全产业链效益。

二、发展目标

到2025年,全省中药材总面积稳定在550万亩左右,其中中药材生态种植面积260万亩以上,建设道地药材良种繁育基地10个以上。打响“十大楚药”道地药材区域公用品牌。培植龙头企业产值超过30亿的3家,产值超过10亿元的7家,培育全国中药材与饮片行业领军企业1-2家。带动全省中药材全产业链产值超过520亿元,其中农业产值超过180亿元、中药工业超过220亿元、第三产业产值超过120亿元,实现中药材资源大省向产业强省的跨越。

三、路线图

中药材产业链包括种子种苗、种植养殖和中药材初加工等第一产业;中药饮片和配方颗粒生产、中成药和中药衍生品制造等第二产业,市场销售、物流配送、技术服务、中药研发和大健康服务等第三产业。

第一产业主要是强链,加速推进湖北中药材种植养殖良种化、生态化、规模化和标准化,打响“十大楚药”道地药材品牌,显著提升我省中药材在全国的影响力。第二产业主要是补链,加大中药龙头企业招引培育力度,补齐省内中药材精深加工比例低、中药大品种少、龙头企业不强的短板,推动中药材产业链加长加粗。第三产业主要是延链,大力发展中药材电子商务和健康服务业等,着力提升市场营销、仓储物流、技术服务和新产品研发能力,促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延伸中药材价值链。重点是壮大龙头企业、加强科技创新、完善政策配套,为全省道地药材产业链融合、提质、增效提供动力,创造环境,最终实现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目标。

四、重点任务、时间表和工作举措

(一)提升龙头企业实力

时间表:到2025年,培植年营业收入30亿以上的企业3家以上,年营业收入10亿元以上的7家,全国中药饮片行业领军企业1-2家,力争在资本市场上市企业1-2家。

工作举措:(1)支持省内中药企业做大做强。全省重点扶持20个中药材产业链龙头企业扩大产能、产品创新、智能制造、并购重组,到2025年前十位龙头企业销售总收入超过150亿元。(2)加大招商力度。围绕湖北中药材大品种,实行一品一策,招引3-5家国内中药五十强企业落户到湖北,提升中药材产业化水平。(3)推动本土中药企业上市。扶持培育省内重点中药企业加快上市步伐,力争新增上市中药企业1-2家。(责任单位:省卫生健康委、省农业农村厅、省经信厅、省商务厅、省科技厅、省金融局,有关市州县人民政府)

(二)提升中药材基地标准化水平

时间表:到2023年,全省中药材种植面积550万亩,其中生态种植面积150万亩以上。到2025年,种植面积稳定在550万亩,生态种植面积达260万亩,建成良种繁育基地10个。

工作举措:(1)推进中药材基地建设,完善中药材生产布局。支持大别山、武陵山、秦巴山、幕阜山和江汉平原五大优势产区加强道地性强、特色突出、市场广阔的中药材基地建设,提升基地基础设施水平,提高防灾抗灾能力,使全省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550万亩左右。重点支持蕲春(蕲艾)、利川和竹溪(黄连)、潜江(半夏)、英山(苍术)、罗田(茯苓)、麻城(福白菊)、五峰(天麻)、恩施(马蹄大黄)、长阳(木瓜)、大悟(野菊花)等生态种植基地,对规模大、示范带动强的基地给予奖励或补贴。(2)推进中药材品种选育和良种繁育。收集、保存中药材种质资源,建设我省道地药材种质资源圃。实施“十大楚药”良种工程,加大中药材良种选育和推广,建成良种繁育基地10个,提高优良种子(苗)供应能力,到2025年“十大楚药”良种覆盖率达到50%。(3)推广中药材生态种植。根据我省地理气候特点和道地药材生长规律,推行林下种植、仿生栽培、间套轮作等生态种植模式,到2025年生态种植面积达到260万亩。(4)创建中药材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支持建设20个“龙头企业+合作社(种植大户)+基地”的中药材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加快中药材生产由分散向规模化转变。(责任单位:省卫生健康委、省农业农村厅、省商务厅、省药监局、省经信厅、省国土资源厅、省林业局、省科技厅、省市场监管局,有关市州县人民政府)

(三)提升中药材品质

时间表:到2023年,制修订10个中药材的系列生产规范和质量标准。到2025年,建成中药材产地初加工车间20个,构建中药材质量全程可追溯体系。

工作举措:(1)完善标准化生产技术体系。制修订湖北道地药材种子种苗、种植生产、产地加工与商品分级、质量检测、包装储运等系列标准,提升道地药材生产标准化水平。(2)提高中药材产地初加工水平。鼓励中药企业在产地改扩建初加工基地,配套现代化加工装备,集成中药材特色采收加工技术模式,实现中药材清洁化、连续化、自动化、标准化加工,保障中药材品质。(3)加强中药材质量检测和质量追溯。鼓励第三方检测机构参与中药材质量检测,构建中药材全程质量可追溯体系,确保质量安全有效。(责任单位:省卫生健康委、省农业农村厅、省商务厅、省药监局、省经信厅、省国土资源厅、省林业局、省科技厅、省市场监管局,有关市州县人民政府)

(四)提升中药材精深加工能力

时间表:2021年发布约100个以上地方配方颗粒质量标准。到2023年,中药材省内精深加工利用率平均提高10个百分点。到2025年,中药材省内精深加工利用率再提高10个百分点,全省中药工业产值超过220亿元。

工作举措:(1)鼓励本土企业主导或参与制定30-50个全国中药饮片炮制规范和团体标准,并向行业内推广,提高我省中药产品在国家标准体系中的比重。(2)推进省内道地产区药材饮片加工一体化,鼓励中药企业在省内建中药材基地,充分利用我省中药材,提升中药材省内精深加工比例。(3)加快中药配方颗粒研发与生产。加快中药配方颗粒质量标准的制订,争取到2025年完成3-5个中药配方颗粒国家质量标准的制订。提升工艺和水平,提高中药配方颗粒在全国市场的占有率。(4)鼓励企业开发制造药食同源的保健食品、功能食品、药膳、美容日化产品、中兽药和食品添加剂,延长产业链条,补齐增值短板。(5)鼓励中药企业运用新技术新方法改造和提升传统中药生产工艺,实现自动化、智能化、标准化、数字化制造,提升中药制造现代化水平。(责任单位:省卫生健康委、省农业农村厅、省经信厅、省药监局、省市场监管局、省科技厅、省医保局,有关市州县人民政府)

(五)提升中药材品牌

时间表:到2023年,打造“十大楚药”道地药材品牌。到2025年,争取5个中药材获得国家道地药材产区认证,培育中国驰名商标2-3个。

工作举措:(1)建设区域公用品牌。组织中医药专家、企业、社会行业组织、媒体评选推广“十大楚药”,扩大地理标志产品生产规模,提升我省中药材整体品牌。积极争取省内中药材品种获得国家道地药材产区认证。(2)加强品牌推广。以传统媒体、新媒体宣传推介为主线,线上线下推介相融合,不断提升湖北中药材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3)出台品牌支持政策。对获得“十大楚药”称号的地区给予奖励,对企业在品牌宣传方面的费用支出给予适当补助。(责任单位:省卫生健康委、省农业农村厅、省市场监管局、省知识产权局、省农业农村厅、省药监局、省经信厅,有关市州县人民政府)

(六)提升三产融合发展水平

时间表:2023年建成湖北中药材电商平台,建立10家中药材种植、田园风情生态旅游相结合的中医药文化生态园或特色小镇。2025年,建立中药材现代仓储基地10个以上,建成辐射全国的中药材电商平台。

工作举措:(1)建设中药材电商平台。支持九州通牵头建设辐射全国的中药材电商平台,为我省中药材企业提供信息、检测、溯源、金融、交易、物流等平台服务,力争2025年平台交易量达到30亿元。(2)大力发展康养服务。鼓励发展连锁国医馆、艾灸馆、中药房等新业态,规范服务提供。支持发展中药代煎服务。(3)推进“中医药+”融合发展。依托炎帝神农、药圣李时珍等中医药文化名片,结合我省自然生态资源,开发中医药特色旅游路线,建设中医药特色旅游城镇、度假区、文化街、主题酒店等。扶持中医药会展和文化产业发展,鼓励开发系列中医药文创产品。(责任单位:省卫生健康委、省农业农村厅、省商务厅、省文化和旅游厅、省市场监管局、省药监局、省经信厅,有关市州县人民政府)

(七)提升科技支撑力度

时间表:到2025年,支持开发中药创新药、改良型新药、古代经典名方3个以上。选择3-5个中药大品种深度开发。培养中药领军人才团队3-5个,健全湖北中药材产业链技术服务网络。

工作举措:(1)建设研发平台。组建湖北省中药资源中心(中药湖北实验室)。(2)加强中药材的基础研究。开展中药材的道地性、品种选育、生态种植、质量提升、安全性有效性等研究。(3)加快新药创制。坚持中医药理论、人用经验、临床试验三结合,鼓励企业与医疗机构联合推进医院制剂和新药研发。(4)加强中药大品种深度开发。重视循证医学运用,开展临床疗效、药物经济学等研究,促进省内中药品种进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和医保目录。(5)健全中药材全产业链技术服务网络。组建技术专家团队,加强技术人员培训,补齐技术服务“基层无脚”的短板,完善中药材生产技术服务网络。(责任单位:省卫生健康委、省农业农村厅、省科技厅、省医保局、省药监局、省经信厅,有关市州县人民政府)

(八)加大政策保障力度

时间表:7月底前明确系统性扶持中药材全产业链发展的政策,确定今年的扶持项目和资金,以后每年4月底前完成。

工作举措:(1)加大财政支持。通过以奖代补、先建后补、贷款贴息等方式,重点用于湖北省中药材生态种植、产地加工、品牌建设、科技创新、技改升级等。(2)多方筹措资金。加强和国家相关部委沟通汇报,积极争取政策、资金等支持中药材项目、基地、园区、平台建设,促进中药材产业发展。探索建立多元投入机制,积极引导各类政府性投资基金和社会资本投入中医药产业。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中药材生产经营的信贷支持力度。鼓励发展中药材生产保险,构建市场化的中药材生产风险分散和损失补偿机制。(3)强化药械审批服务。对中药材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等重点项目,提供“一对一”产品研发、检验检测、临床试验、注册审批、生产上市等全过程政策服务,加快品种孵化和成果转化的步伐。(4)加强用地保障。严格控制作为粮食生产的基本农田面积占补平衡前提下,规划适当面积土地用于中药材的种植和加工厂房用地。(5)优化营商环境。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提升涉企服务质量和效率。坚持质量优先、公平竞争,完善中药材价格形成机制,促进优质优价。加强中药材质量监管,加大力度查处中药材市场的不正当竞争行为。(6)加强中药产业相关数据统计监测,及时、全面反映我省中药产业发展水平。(责任单位:省卫生健康委、省农业农村厅、省财政厅、省发改委、省自然资源厅、省生态环境厅、省药监局、省市场监管局、省医保局、省银保监局、人民银行武汉分行、省统计局,有关市州县人民政府)

湖北省生猪产业链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培育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意见》(鄂办发〔2021〕10号)精神,我们在系统调研了全省生猪产业链发展情况基础上,突出全产业链发展理念,聚焦补短板重点任务,研究提出了如下实施方案。

一、基本思路

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工业化促进生猪产业转型升级,坚持全产业链发展,坚持培育和引进头部企业,坚持科技创新,坚持重大动物疫病防控。

二、发展目标

力争到2025年,全省生猪出栏稳定在4200万头左右,生猪饲、养、加、运、销全产业链综合产值超3000亿元,其中,加工产值超500亿元,生猪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35%左右。

三、路线图

将生猪产业链中的育种、饲料、兽药和养殖划分为产业链前端,屠宰、精深加工和品牌打造划分为产业链的中间端,市场营销、冷链配送划分为产业链末端。在产业链前端,主要是补链,补齐地方猪品种开发滞后这块短板,进一步巩固我省生猪产业在全国的基础地位;在产业链的中端,主要是建链,补齐屠宰集中度低、猪肉及猪副产品精深加工不够、品牌匮乏三块短板,推动生猪产业链加长、加粗、加厚,形成新的产业竞争力;在产业链末端,主要是延链,补齐市场营销、冷链配送这两块短板,打通从猪肉制品生产到消费者厨房最后一公里,为全省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消费支撑。同时,要从壮大龙头企业,完善政策配套两个方面着力,为全省生猪产业链补链、建链、延链提供动力、创造环境,最终实现强链的发展目标。

四、重点任务、时间表和工作举措

(一)推动生猪屠宰企业整合

时间表:3年时间内,整合屠宰企业减少50%降至150家以下。

工作举措:(1)制定生猪屠宰企业整合三年行动方案,力争除恩施、十堰、宜昌、黄冈等边远山区外,其它县(市、区)原则上“一县一场”。(2)推动地方政府出台小型屠宰企业退出补偿政策,鼓励小型屠宰企业自愿退出,鼓励生猪养殖企业收购兼并屠宰企业,力争2万头以下屠宰场点压减70%以上。(3)继续推广“集中屠宰、冷链配送、一体化经营”的江陵模式,支持屠宰企业兼并重组和升级改造,配套建设猪肉冷库、零售网点冷柜和冷链物流基础设施,扩大销售半径。(4)开展屠宰企业专项清理整顿行动,对屠宰条件不达标、“两项制度”落实不到位、质量管理不规范的企业,依法取消定点资质。(5)开展屠宰企业标准化创建活动。(责任单位:省农业发展中心、省农业农村厅,各市州人民政府)

(二)推进猪肉产品精深加工

时间表:精深加工年均提高5个百分点,确保到2023年达到25%左右,到2025年达到35%左右,精深加工产值超500亿元。

工作举措:(1)出台产业政策。对新上的50万头生猪养殖项目,原则上要求匹配建设屠宰和深加工生产线;对现有30万头以上养殖企业,引导其3年内开展屠宰和深加工。(2)谋划实施一批精深加工投资项目。每年按照开工一批、储备一批、谋划一批的要求,滚动建设精深加工投资项目库。2021年新开工项目10个,总投资75亿元,建成投产后新增加工产值500亿元左右。(3)总结推广正大经验。全面推介襄阳正大的全产业发展模式,支持屠宰企业引进国际一流精深加工生产线,开展技术改造,搞精深加工延伸产业链。(4)加快传统猪肉食品工业化加工步伐。制定出台扶持引导政策,支持地方政府、龙头企业聚焦黄陂肉糕、恩施火腿、钟祥蟠龙菜等“土字号” “乡字号”传统猪肉产品,变作坊生产为工业化生产,力争到2023年3-5个建成投产。(5)大力开发精深加工新产品。组织省内外科研机构、市场主体联合开展科技攻关,研制开发市场引爆力强的精深加工新产品,每年争取推出2-3个精深加工新产品。(6)创建精深加工示范区。支持武汉、襄阳、宜昌、咸宁等地市,依托生猪产业基础、科技资源富集和人口消费强劲等优势,创建生猪全产业链发展示范区,到2025年,武汉、襄阳、宜昌、咸宁生猪精深加工产值力争达到600亿元以上。(责任单位:省农业农村厅、省农业发展中心、省经信厅)

(三)大力开发地方生猪品种

时间表:到2025年建成5个省级保种场、3-4个国家级保种场,培育2-3个地方猪新品系,地方猪种群达30万头以上。

工作举措:(1)制定出台地方猪保护开发行动方案。组织科研单位和相关生产企业,发挥各自优势,走产学研一体化之路,制定5大地方品种猪保护和开发利用行动方案。(2)培育新品系。优先启动恩施黑猪、清平猪、通城猪开发利用,充分挖掘其优良基因育种潜能,培育3-5个新品系,打造湖北的高端品种,形成全产业链发展核心竞争力。(3)深化种猪杂交融合。支持探索将外来品种长白猪、杜洛克猪和我省地方纯种猪杂交,培育出含50%地方猪血统的二元、三元杂交猪。(4)推动联合育种。支持湖北今楚首创等公司与科研和生产单位联合,培育集抗病性强、产仔多、长势快、肉质好等特质为一体、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华系种猪基因品牌,逐步实现从引种向育种转变。(责任单位:省农科院、华中农大、省农业农村厅、省农业发展中心)

(四)壮大龙头企业实力

时间表:到2025年,年营收超50亿元和100亿元的龙头企业分别达10家和5家;生猪产业链细分领域领军企业15家;在资本市场上市企业2-3家,其中2022年挂牌上市1家。

工作举措:(1)坚持招商引资。紧盯国际国内行业头部企业,实行一企一策,吸引其落户湖北,2021年武汉、襄阳、宜昌要率先实现国际国内头部企业引资突破;到2025年落户湖北的国内外头部企业数量达到10家以上。(2)做大做强本土企业。重点扶持武汉金龙、湖北金旭、襄大农牧等10个左右省内生猪产业化龙头企业,以兼并重组、强强联合和创新要素聚集等方式,向产业链两端延伸和布局发展,抢抓机遇做大做强。到2023年,重点支持的10家生猪龙头企业,主营收入要全部突破20亿元,到2025年全部达到30亿元以上。(3)打造行业细分领域冠军。支持生猪全产业链环节相关企业科技创新、资本聚集、规模扩张,以核心竞争力和自主知识产权引领行业发展。到2023年,力争打造细分领域冠军企业10家;到2025年,细分领域冠军企业达到15家以上。(4)推动本土企业上市。按照扶持上市一批、整合储备一批工作思路,加快上市步伐,尽快实现上市企业“零”的突破。其中,湖北金旭、武汉金龙要力争2021年、确保2022年上市成功。(5)到2025年创建省级农业产业化联合体30个,每年遴选一批省级示范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每个联合体一次性奖补50万元。(责任单位:省农业农村厅、省商务厅、省科技厅、省金融局,各市州人民政府)

(五)打造猪肉制品品牌

时间表:每年重点打造1-2个品牌,到2025年,打造猪肉制品知名品牌3-5个,生猪产品区域公用品牌1-2个;驰名商标和著名商标2-3个。

工作举措:(1)大力推进荆楚生猪品牌工程。支持龙头企业打造一批国内外有影响的大众消费领域的创新品牌,提高终端产品的品牌效益。将正大蒸饺和卤肉、襄大冷鲜肉、联海威仕制药等纳入重点支持品牌。(2)打造区域公用品牌。配合传统猪肉产品(黄陂肉糕、恩施火腿、钟祥蟠龙菜等)的工业化生产,形成品牌打造方案,培育地方猪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推出一批“土字号” “乡字号”特色猪肉品牌。(3)加强品牌推广。以传统媒体、新媒体宣传推介为主线,线上线下推介相融合,不断提升湖北生猪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4)出台品牌支持政策。对获得“中国驰名商标”和“湖北名牌”称号的企业给予奖励,对企业在品牌宣传方面的费用支出给予适当补助。(责任单位:省农业农村厅、省市场监管局、省商务厅、省财政厅,各市州人民政府)

(六)出台全产业链发展扶持政策

时间表:2021年8月底前明确系统性扶持生猪全产业链发展的政策,确保扶持项目和资金额度并拨付资金到位,以后每年3月底前完成。

工作举措:(1)加大财政支持。通过以奖代补、先建后补、贷款贴息等方式,重点用于扶持壮大龙头企业、屠宰企业整合和技术改造、生猪育种、创建生猪全产业链示范区、科技创新、品牌宣传、冷链物流建设等方面。(2)切实解决用地。引进的国内外头部企业项目用地,以及本土龙头企业的延链补链项目和对区域内生猪产业有强链补链功效的重点项目用地,自然资源部门要牵头协调,细化用地政策,一企一策优先安排解决。(3)定期督查政策落实情况。对支持生猪稳产保供的“双17条”政策、鄂政发〔2019〕20号文,以及出台的扶持生猪全产业链发展的相关政策,组织专班定期督查,根据部门职能细化政策,包保解决用地、用电、环保、贷款等问题,做到落实无死角。(责任单位:省财政厅、省发改委、省自然资源厅、省生态环境厅,各市州人民政府)

湖北省禽蛋产业链实施方案

为全面贯彻落实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培育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意见》,推动全省禽蛋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我们在深入调研禽蛋产业链发展的基础上,突出禽蛋全产业链发展理念,聚焦产业短板重点任务(见附件2),研究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一、基本思路

坚持贯彻新发展理念,以“工业化”思路谋划家禽及蛋制品产业链发展,强力推进绿色健康养殖,强力推进精深加工,强力推进品牌打造,强力推进创新引领。

二、发展目标

力争到2025年,全省家禽出笼稳定在8亿只左右,禽蛋产量达到250万吨以上,全省家禽及蛋制品产业综合产值1000亿元,其中加工产值200亿元以上。

三、路线图

在禽蛋产业链的前端补链,补齐禽业种源短板,为全省禽蛋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大种业保障;在产业的中间端建链+补链,补齐屠宰能力偏小,精深加工偏少,名牌打造偏弱三项短板,促进全省禽蛋产业链加长、加粗、加厚,形成附加值更高的产业业态;在产业链末端延链,补齐市场营销和冷链配送两块短板,以现代化营销手段,线上线下配送模式推动全省禽蛋产业高质量发展。此外,要从增强龙头企业带动效应,定点出台支持政策方面着力,为全省禽蛋产业补链、建链、延链提供动力,营造环境,切实增强全产业链发展综合实力,推动全省禽蛋产业迈入全国第一方阵。

四、重点任务、时间表和工作举措

(一)补齐种源短板

时间表:2021年,开展地方特色家禽种质资源调查、挖掘和评估,建立健全家禽地方品种评价体系。2023年前,建成5个省级地方家禽品种保种场及繁育场,2个高产良种家禽繁育场;到 2025年,全省所有地方家禽品种全部纳入保种,配套建成12个省级地方家禽保种场及4个扩繁场或核心育种场,5个高产良种家禽繁育场,培育3-5个家禽新品种(配套系)。

工作举措:(1)加强种源保护工作。支持湖北农科院畜牧兽医所、湖北民大农牧、麻城种畜场、建始翱特农牧、阳新屯鸟振发等单位,开展江汉鸡、双莲鸡、绿壳蛋鸡、景阳鸡、阳新番鸭等地方特色遗传资源保种,2025年种群规模达到10万只以上。(2)促进“育繁推”一体化发展。支持保种场、父母代繁育场等涉种企业加快发展,从2021年开始,建设5个高产良种家禽繁育场,10个左右的标准化地方特色家禽“育繁推”示范场,开展种源性疫病净化,年提供高质量种苗6000万只以上。到2025年,地方优良家禽品种的自给率达60%以上。(3)开展联合育种攻关。推动省农科院、华中农大等单位开展家禽良种选育联合攻关,培育适合市场需要,有水平有特色的家禽新品种(配套系)3-5个。(4)搭建种业交流平台。支持武汉建设国内特色地方家禽种业交流平台,开展种业交易、技术转让拍卖、信息融合等活动,提升我省家禽品种的市场竞争力和影响力。(省农业发展中心牵头,省农科院、华中农大、省农业农村厅及相关市、县政府参与)

(二)推进精深加工

时间表:到2023年新增肉禽屠宰产能1亿只,新增蛋品加工产能30万吨,到2025年新增屠宰产能2亿只,新增加工产能50万吨;家禽及蛋品精深加工能力年均提高3个百分点,到2025年达到30%以上,产值200亿元以上。

工作举措:(1)优化产业扶持政策。现有1000万只肉禽养殖企业(或100万只蛋禽养殖企业),3年内要配套建设家禽屠宰生产线(或蛋品深加工生产线);新上1000万只以上肉禽养殖项目(或100万只蛋禽养殖项目),原则上要匹配建设屠宰(或蛋品深加工生产线)。(2)谋划实施一批禽蛋产业精深加工投资项目。按照“开工一批、储备一批、谋划一批”的要求,力争每年都开工、储备和谋划10个左右的禽蛋产业重点投资项目。2021年新开工投资项目9个左右,总投资10亿元以上。(3)合理布局加工产能。在肉禽养殖集中的襄阳、随州等地布局肉鸡屠宰加工项目,支持正大集团、襄大集团、湖北民大等企业新建肉禽屠宰项目,力争到2023年新增肉禽屠宰产能1亿只。(4)推动重点企业技术改造。支持一批龙头企业引进国际先进加工生产工艺和设备,开发新型蛋品饮料、食品以及蛋壳粉等精细化工产品,以及研发更加符合大众消费口味、健康味美的禽肉食品。(5)推动“三汤两蛋”等传统美食工业化生产。引导资本、创新资源向“三汤两蛋”聚集,将传统工艺与现代加工工艺相结合,在保持风味的前提下尽快实现工业化量产。(6)大力研发新产品。整合省农科院、华中农大、长江大学、武汉轻工大学等相关研发平台,建立湖北省家禽及蛋制品加工研究中心,研制开发新型蛋品饮料、食品以及禽蛋副产物等精细化工产品,每年争取推出2-3个精深加工新产品。(省农业农村厅、省经信厅牵头,省科技厅、省农业发展中心及相关市、县政府参与)

(三)增强龙头企业带动力

时间表:到2023年,年营收超20亿元的龙头企业达5家;到2025年,年营收超20亿元的龙头企业达10家左右,其中年营收超50亿元的要达到3家左右。家禽产业链细分领域领军企业5家,在资本市场上市企业1-2家。

工作举措:(1)大力招商引资。围绕禽蛋产业精深加工,积极招商引资,大力引进国际国内知名禽蛋产业加工头部企业。2021年,重点支持资源禀赋条件好的随州、黄冈、孝感等地率先实现国际国内头部企业引资突破。(2)推动本土龙头企业做大做强。从重组整合、搭建产学研平台、建立院士工作站等多方面,全力支持20个左右省内家禽产业化龙头企业,实现规模扩张,质效提升。到2025年,本土重点龙头企业规模达到20亿元以上,其中50亿元的企业要达到2个以上。(3)培植细分领域冠军。在地方品种开发、良种扩繁、家禽屠宰、蛋品加工等细分领域,形成一批核心竞争力强的引领型冠军企业。到2023年,力争打造细分领域冠军企业3家;到2025年,细分领域冠军企业达到5家以上。(4)鼓励并扶持企业上市融资。扶持湖北七尚、湖北神丹等企业上市,引导湖北小胡鸭食品、湖北民大农牧等企业做好上市储备,2025年前力争新增上市企业1-2家。(5)增强龙头企业辐射带动作用。以一个龙头企业带动一批养殖场户、关联适当数量上下游企业方式,紧固产业链、加强价值链,形成龙头企业的产业辐射和产业带动效应。(省农业农村厅牵头,省商务厅、省科技厅、省金融局及相关市、县政府参与)

(四)打造精品名牌

时间表:到2025年,打造家禽产品公用品牌2-3个,打造家禽加工知名品牌2-3个,打造禽蛋加工知名品牌3-5个,新增中国驰名商标2-3个。

工作举措:(1)巩固提升外销品牌。支持湖北双港、湖北宇祥等企业主体采用培育、共建等方式,抱团巩固拓展港澳市场,打造一批品质优、影响大、效益好的优质特色家禽产品名牌。(2)提升本土品牌。强化对周黑鸭、小胡鸭等品牌的包装和营销工作,进一步提升品牌影响力、竞争力以及美誉度。(3)培育传统美食品牌。利用网络及展会平台,加强与电商、商超等主体合作,线上线下融合,加大对我省“三汤两蛋”(“汪集鸡汤”“贺胜桥鸡汤”“四斗粮鸡汤”“土鸡蛋”“绿壳鸡蛋”)等传统美食的宣传推介力度,让湖北特色家禽美食走向全国。(4)打造公共品牌。切实改变禽蛋、禽肉品牌杂乱、恶性竞争格局,以市场主导、政府引领相结合方式,整合省内禽蛋品牌资源,打造沙湖皮蛋、武汉鸭脖等3-5个禽蛋公共品牌。(5)大力宣传推荐品牌。举办高级别禽蛋产品展览和产品交流会议,支持企业参加世博会、广交会等重要展会活动,宣传推介禽蛋品牌,塑造提升湖北禽蛋产业影响力。(6)强化保护品牌认证。加快特色产品品牌注册、认定等工作,健全完善品牌监管机制,加大品牌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对获得“中国驰名商标”和“湖北名牌”称号的企业给予奖励。(省农业农村厅牵头,省商务厅、省市场监管局、省财政厅及相关市、县政府参与)

(五)推进规范养殖

时间表:家禽标准化养殖比例年均提升5个百分点,到2025年全省主要家禽标准化养殖比例达到80%以上,蛋禽绿色无抗养殖比例达到50%以上。

工作举措:(1)推广生态养殖模式。加快推动生态养鸡“553”规模化养殖模式,别墅养鸡“135”等模式在全省的推广应用,支持30家典型生态养殖合作社开展旧场舍改建和示范场建设,全面提升生态养殖的标准化、规范化水平。(2)推广无抗养殖技术。持续推进蛋鸡“124”标准化笼养模式的推广应用,加快蛋禽生产过程中无抗养殖技术的优化与示范推广,每年支持20个蛋鸡“124”养殖场开展无抗养殖示范。(3)提高养殖规模标准。对单场存栏规模10万-30万只蛋鸭场、30万-50万只的蛋鸡场,单场出栏规模50万-100万只的肉鸡肉鸭场进行奖补,提升家禽养殖的技术质量和水平。建设100个标准化地方家禽养殖示范基地,养殖生态鸡、阳新番鸭、鹌鹑、肉鸽等共计5000万只以上。(4)组建湖北省禽蛋产业链专家队伍(见附件1)。搭建湖北省禽蛋产业发展云上服务平台,通过收集、整理和分析产业发展数据,开展线上线下技术服务等方式,指导家禽行业健康有序发展。(省农业发展中心牵头,省农科院、华中农业大学、省农业农村厅及相关市、县政府参与)

(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时间表:6月底前明确扶持禽蛋全产业链发展的政策,确定年度扶持项目和资金额度。从2021年开始,每年3月份前确定扶持项目并将资金拨付到位。

工作举措:(1)落实财政奖补和贷款贴息。按规定落实对企业精深加工设备升级改造、禽蛋种业保护和研发、标准化养殖、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公共品牌和驰名品牌宣传推介奖补,以及加工项目贷款贴息。(2)优先解决项目用地和相关审批。对禽蛋产业项目,尤其是肉禽屠宰精深加工项目用地、环保以及审批立项等事项,优先予以支持解决。(3)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优先满足禽蛋产业链企业贷款融资需求;支持企业建立完善禽蛋期货交割库,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开展期货交易,实现套期保值。(4)支持禽蛋企业上市融资。对符合条件的龙头企业积极支持上市,对上市后备企业加强辅导、培育。(省生态环境厅牵头,省财政厅、省发改委、省自然资源厅、省金融局及相关市、县政府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