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朝阳区麦子店街农展馆北里12号通广大厦15层,
中国农业机械化协会设施农业分会
邮编:100125
电话:010-53675071
邮箱:ssnyfh@vip.163.com


当前位置:

温室园艺资讯   2019/12/05

设施农业是指通过构建动植物种养殖的保护、防护性设施,营造动植物生长的良好温度、光照、湿度、气体环境,避免外界有害生物侵害,抵御不利气候及气象灾害,实现动植物健康生长,获得优质、安全的动植物产品的现代农业设施。

设施环境下的种养殖是现代农业的生产手段,他不受地域、气候、种植和养殖的种类限制,可以构建不同类型的保护、防护设施,进行季节性或周年性的生产规划。在乡村产业振兴中,设施农业可根据各地乡村不同的土地资源、气候类型、动植物对环境的要求、市场及消费需求来进行科学构建。

作为乡村的某一种种植或养殖品类,如作为一产来规划,要尽可能发挥季节的气候优势(适宜品种匹配适宜季节进行生产),规避不利季节(高温季节、低温季节不生产)而导致的高能耗。因为全国大部分乡村普遍远离消费中心城市,相同产品的市场竞争优势无法与中心城市周围(城郊型)的乡村产业区抗衡,交通区位优势偏弱,信息反馈速度滞缓,生产效率偏低等。因此,如果追求四季均衡生产供应,则综合生产、营销成本要高于城郊型乡村的生产成本。城郊型乡村可以考虑构建周年种、养殖的设施类型,而偏远地区的乡村要以季节性的生产为主,充分利用区域小气候优势,生产季节性的优质产品,创立某一品类的限量优质产品品牌!

遵循农业的季节性特征,利用农业的区域性、道地性特点,在特色作物种植、特色动物、水产养殖上,通过保护性设施的构建,规避自然气象灾害及病虫害、动物侵害,确保在最适宜季节获得高产、优质、安全的产品。

一些夏季凉爽地区,要利用好冷凉的气候特征,发展度夏种植、养殖产业,设施的构建是规避短时间的高温、暴雨、冰雹、大风等气象灾害,做好防虫、防兽、防鼠等动物侵害,设施不需要太复杂,主要功能就是“防护、保护”。

对于夏季高温、冬季低温的偏远乡村,生产努力的目标是利用好春、秋最佳的季节,生产对应的品种,不要寄希望于春、夏、秋三季乃至四季生产,由于四季分明的气候,会带来夏季需要降温、冬季需要加温乃至补光的问题,作为乡村农户一产来做,笔者不建议采用过多的现代装备要素来武装,不仅设施装备的一次性投资高,而且运行费用也很高,依靠加温、降温、补光的高能耗来维持生产、获取产量的做法是不可取的!乡村设施农业产业所能做的就是做“适季适品”,不要追求周年生产,即使你实现得了周年生产,但不可能确保均衡供给,更不可能确保优良、安全的品质,还要为实现周年生产付出昂贵代价!

本人从事三十多年的设施农业,深知其中的门道,作为负责任的科技人,我绝不忽悠生产者去做这种不切实际的设施投资。一些偏远乡村的设施种植、养殖,一年至少要选择三种作物或两种养殖的品种进行生产,也就是根据季节的温度、光照条件来选择适合当地冬季、夏季、春秋季节的作物、动物、水产品种。要尽可能多采用一些机械化、智能化的手段,降低劳动强度,减少劳动力投入,提高劳动生产效率。

对于冬季极端低温的东北、西北地区乡村,生产的目的只需满足或改善自己家庭的膳食需求即可,不必靠生产来创造多高收益,因为这个季节的生产成本太高,而且冬季经常遇到大雪、暴雪封路,运输极不方便,乡村要以自保膳食需求为主,除了保存耐储的大白菜、萝卜、土豆、苹果、梨等传统蔬果产品,要对日光温室加强保温配置,可尝试种植耐低温的叶菜。在家里可以利用各种简单的容器,培育芽苗菜,解决深冬季节家庭适量新鲜蔬菜的膳食需求。

对于夏季高温、多暴雨、多台风的南方沿海地区,除了种植一些耐高温,不怕水涝、抗逆性强的作物(如冬瓜、丝瓜、木耳菜、空心菜、野菜、饲草、水稻等),要尽可能利用季节气候的“摧残”作用,对设施环境的土壤进行淋洗,利用植物生态群落对病虫害的自然演替与“扼杀”作用,为下一茬作物种植、动物养殖开启良好的局面。

无论哪儿的设施农业模式,我认为都没必要硬着头皮搞周年单一品类的生产!这是不符合农业的季节性特征与生态学规律的,是人们过于强化“人定胜天”与“科技能力”的做法。尽管现在人工光技术越来越成熟,成本也在不断下降,各种温室配套设施装备也越来越先进。但是,依靠这种高配置、高能耗的设施去搞生产种植、养殖产业,对于乡村振兴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希望一些地方政府、乡村干部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

乡村设施农业产业努力三季就够了!要么冬天回归自然环境(北方地区),即温室覆盖物去除让温室裸露;要么夏天回归自然环境(南方地区),利用每年冬季或者夏季2个月左右时间的土地闲置,可解决很多设施生产的棘手问题。因为现在的温室设施栽培连作障碍问题,集约化养殖的畜禽防疫问题越来越难,由于周年种植、养殖的病虫害积累越来越多,导致用药越来越多,防控成本越来越高,产品的安全性难以得到保障!

国内不少人在推广国外周年生产的植物工厂模式,作为引领中国未来设施农业的产业化技术,这些所谓高科技的设施装备与生产模式,作为研究、科普、示范是可以的,作为民用产业来推广应用为时尚早!国内目前仅限于一些财力雄厚的大公司在做,很难实现盈利。由于设施及产业模式构建的投入大,科技要素集成度高,对生产经营者的素质要求也很高,不太适合作为乡村振兴的产业模式来推行。

对于一产与三产结合的休闲观光、采摘体验、康养型的设施农业,从运营成本的经济性考虑,冬季低温与夏季高温季节,也要考虑到旅游淡旺季的问题,主攻旅游旺季的休闲观光与体验采摘需求,冬季尽量作为换季生产的调整阶段。夏季对于南方来说,温室种植、养殖的产品没有优势,鲜活产品的品质较差。夏季高温阶段,设施环境下的农业种植景观,与露地大自然优美景观相比,显得暗淡逊色!室内的高温高湿环境根本留不住人,利用高温进行换季、休整、消毒为好。

所以,边远乡村的设施农业,作为产业振兴的一种生产手段,我们建议以防护性设施为主,利用自然季节优势进行生产,以获得季节性的最优质产品。可通过小面积设施环境调控,提前集中培育优质种苗,利用设施环境的有利时节,实现春提前、秋延后生产。夏季能过渡的地区,可以打开设施覆盖物,成为露天或网棚覆盖生产。同时可考虑把夏季生产的低廉鲜活产品进行加工,研发加工出乡村的特色美食制品,实现旺季农产品的加工升值。